六水共治
彰显治水新理念 高质量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海南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6项工作,在全省下大力气打一场治水攻坚战。
什么是六水共治?
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6项工作的一场治水攻坚战。其中治污水更是“六水共治”的主战场。截至2018年底,海南全省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9座。截至2019年5月,海南省开建的建制镇污水处理厂77座,其中8座已经建成。按照规划,到“十四五”规划的末期,也就是2025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
总体目标
五年省控国控断面全部达标
治污先行,打好五年攻坚战,系统治水三步走
两年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三年剿灭劣Ⅴ类水体,五年省控国控断面全部达标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系统谋划、稳步推进
到2023年消除城市县城黑臭水体
集中力量推进“三覆盖”“两转型”(即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覆盖率、建制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推进农业种植转型和水产养殖转型),确保县城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5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7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以上,水体“黑”“臭”“脏”感官基本消除。协同推进城市内涝、村镇供水保障工作
到2024年剿灭劣Ⅴ类水体
对全省劣Ⅴ类水体和水质不达标断面进行全面排查,明确成因、问题、措施清单,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继续深化“三覆盖”“两转型”,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由“混”到“净”。全省主要河流水库水质稳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到2026年省控国控断面全部达标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重点园区实现“污水零直排”,推进尾水再生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污水处理效能大幅提升,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全省主要河流水库水质稳定达标
主要任务:系统推进“六水共治”
1.治污水
作为“六水共治”的主战场,加大攻坚克难力度
以提升水质为核心,狠抓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城市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以及乡镇农村污水治理,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全域综合治水
将控源截污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摸清污染源,严格控制外源污染直排入河
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
2.保供水
完善省级、市县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骨干水源和输配水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完善量质并重、丰枯相济、多源互补的供水网络,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