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位推动下,在上级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加快文旅融合步伐,积极谋划,以活动促发展、以管理促效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文旅事业稳步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抓学习,强党建,狠抓意识形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意识。通过党员干部讲党课活动,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培训,开展集中学习讨论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加强党史和政治理论学习,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创新学习载体,改进学习方式,强化全局党员学习的自觉性。
2、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建融合。坚持狠抓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台账”制度,把“三会一课”活动落到实处。按要求定期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对党支部工作进行研究、安排和部署,并且及时检查落实情况。今年已经开展6次“党员活动日”活动,听取党员思想汇报、建言献策,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献爱心”、“四联一办”活动,疫情防控和创文期间,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160人次。
3、狠抓意识形态,落实廉洁自律。我局充分认识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抓文旅工作必须首先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必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意识形态和廉洁自律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今年以来先后召开5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的局总支会议。其中3次落实意识形态和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切实增强了落实意识形态和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多形式,重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1.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三馆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工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博物馆依托陈列展览等活动,运用阵地宣传、媒体宣传等多途径扩大宣传教育范围,在微信公众号中开通“xx历史文化展”,让公众足不出户也能领略文物韵味、体会民族技艺,并增加文物图片展、岁时节令、文博讲座等多元化服务。2022年上半年图书馆接待读者3.3万人次、外借图书1.2万次册、办理阅览证90余张、开展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二楼数字体验区增添了3000多种有效的图书、期刊、党建资料等电子资源,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免费的电子图书,逐步完善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文化馆免费艺术培训班开放了民族舞(成人班)、钢琴(成人初级班)、茶艺(成人班)、数字文化体验(少儿班)、国画花鸟小写意(少儿班)、书法(少儿班)等11个培训班,充分满足了我县广大群众和文艺爱好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艺培训和服务要求。县电影公司以“迎接二十大 谱写新篇章”为主题,在全县各行政村、学校放映《浴血广昌》、《太阳》、《铁血江桥》、《冰雪长津》等优秀爱国主义电影,把一个个革命英雄故事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县新黄梅演艺公司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将传统戏曲演出模式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让戏曲登上网络新舞台,扩大文化惠民覆盖率。今年上半年,送戏、送影下乡共计638场,现场观众人数达3.4万余人次。
2.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一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3月19日至6月5,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检查工作,重点对文物安全、管理以及防火、防盗设施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垅刘氏宗祠,作了三防(防雷、消防、安防)计划书并报送到市文广新旅局;二是可移动文物保护。为了提升馆藏文物保护,有效改善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微环境和展陈环境,促进文物藏品安全和健康,实现文物和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传播和利用,今年3月做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及馆藏文物修复方案并报送市局;三是非遗传承与保护。我局高度重视“非遗”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2022年xx县“云游非遗.影像展”、xx县民间“采茶戏”展演、xx县非遗进校园、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xx县非遗宣传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xx县各类优质非遗资源,并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化爱好者参观xx非遗展示大厅和举行非遗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传承人积极性。完成了民俗《赶野猫》和民间文学《马垱山的传说》申报材料的前期筹备、拍摄及制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