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底蕴厚实
XX区于XX年月成立,地处XX省东南部,位于XX市的东面。XX区辖XX个镇,XX个社区,规划总面积XX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XX万人。XX区实行特区式管理,是XX市新兴产业的聚集地、经济的新增长值、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现代化生态文明新区。
XX江是古代中原通往交趾(今越南)的出海通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节段。远近闻名的XX关在XX区与XX市的交界处。历代文人墨客描写XX关或与XX关相关的诗词相当多,其作者有过往政客,被贬谪流放路经的官员或诗人。从历代仕人或被贬谪之人路过XX关和在XX所吟咏的诗词,到近几年这一区域诗词楹联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成绩,充分展示了XX区诗词楹联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日趋繁荣的景象。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孕育丰富的人文资源创造了条件。据史料记载,XX区当年所在的XX州,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建有XX书院,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建有经古书院。丰富的人文资源,催生了文学艺术。
二、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扎实开展
XX区自XX年设立以来,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打造文化强区,提升文化软实力,并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作为打造文化强区的一项重大措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把创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成立机构,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作为一项重点文化工程,将其列入精神文明工作建设规划,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创建工作。XX镇及各部门单位也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相继开展有关工作。同时,制订下发了一系列工作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二)经费落实,措施到位。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XX区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区政府仍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编制、印刷各类诗联刊物,奖励在各级诗联活动中的优秀者。同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创建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明确党群、科教文体、诗词楹联学会等单位在创建工作中的任务,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借助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创建信息,达到充分宣传活动的效果。区委宣传部、科教文体局、诗词楹联学会联合开办诗联创作培训班,聘请XX市诗词楹联协会XX会长为培训老师,详细讲解诗词联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诗词联创作要领。XX镇及各社区文化室设有诗墙,张贴(刊发)精选出来的历代优秀诗词联,以及本地当代作者的诗联作品。XX区于2018年12月创办了诗联刊物《XX诗联》,至2022年7月共出版了4期,促进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指导,督查到位。为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XX区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深入到各学校、机关、企业、社区进行检查指导,编印各类诗联辅导资料伍万多份,组织开展各类辅导讲座、报告会、演出活动80多场次,参与群众50多万人次。XX区还成立了督查小组,加强对创建活动全程的督促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卓有成效
(一)诗词宣传工作得到极大重视。XX区高度重视和支持诗词宣传工作,积极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进社区、企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突出抓好诗教宣传工作。一是与教育部门及有关学校联系,就有关中华诗联进校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积极推行;二是诗联学会领导深入学校帮助和推动诗教工作;三是支持教育系统开展各种活动,如支持科教文体局举办中小学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全区诗词进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