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开放之钥解答如何发展之问——厦门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实践探索

2024-12-25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用改革开放之钥解答如何发展之问——厦门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实践探索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厦门,这一最早进行自由港政策理论研究探讨的地方。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厦门主持起草了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调研报告,并组织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率先提出把厦门建设成自由港型经济特区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在象屿建保税区;第二步把保税区扩大到全岛,转为自由贸易区;第三步有限度地在全岛放开自由港。作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的片区和全国自贸试验区雁阵的一员,厦门自贸片区于2015年4月21日挂牌,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涵盖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核心港区区域和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

9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聚焦制度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两岸融合的三大功能定位,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累计推出创新举措606项,其中全国首创142项。国务院发文向全国复制推广的167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中,涉及厦门自贸片区的有31项。

聚焦制度创新大胆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鼓励先行先试,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而制度创新正是国家赋予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如何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优势,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蹚路子,推动各领域制度创新从初始性的立”“表层化的破系统性的立”“深层次的破,是厦门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是厦门自贸片区的重点建设任务。海上运输业风险高、投入大。一艘船舶投入营运需按要求,经过船检、海事、水运部门办理各类证书,最多可达30多种,办理时限最长达28个工作日。在此期间,船舶需要停运等待,时间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畸高。

改革,因问题倒逼。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与厦门海事局共同推动三部门条块联动、跨部门协同,在全国首创船舶不停运办证模式。据厦门海事局政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抓住企业的急难愁盼,通过流程再造、服务端口前移、船舶转籍上下游关联单位的跨部门协作,将同一部门内部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垂直串联式办理,改为平行并联式办理

不停运办证模式下,利用船舶在泊作业的窗口期,相关部门同步受理、同步出证,协同完成船舶转籍所需要的各项证书,不仅将办证时限缩短为8个工作日(最快当日可办结),而且实现了船舶转籍零待时,解决了船舶停运等证的问题,极大优化了厦门打造国际枢纽港的口岸营商环境。2024年初,厦门中远海运一艘远在越南胡志明港的吉祥松轮,通过不停运办证模式,在港口装卸货物期间完成全套证书的办理,直接避免了160万元的营业损失。如今,在厦门港登记注册的船舶,即使远在南美洲,也能无缝衔接完成新旧证书换证。

像这类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大胆闯的制度创新,厦门自贸片区还有很多。制定发布《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运安全监管指南》就是其中之一。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被业界比喻为大型充电宝,内含大量锂电池,单个重量达35吨,充满后可蓄储3700度电,相当于一家3口人一年多的用电量。该产品被广泛用于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储存和放电,是一款重要的能源转化装置。

据厦门海事局危管防污处介绍,锂电池本身的热失控、电化学反应风险以及超大单体重量,对港口堆存、吊装、积载和海上运输都带来极大考验。加上产品迭代更新快、国际规则适用性存在争议等问题,2022年该产品在铁路和航空运输领域遭遇禁运,海运方面也面临没有港口和船东敢接的困境,出海难问题突出

2024年,厦门海事局联合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港口管理局,将生产技术标准、客户需求标准与海上运输标准进行有效融合,成功出台全国首个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弥补了当前国际海运规则关于储能集装箱海运安全标准的部分空白。以宁德时代为例,2023年以来,该公司近1/3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经由厦门港出运,较原先包专船出运节约70%的物流成本。今年18月,福建省锂电池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一,厦门港锂电池出口量占福建省锂电池出口总量的90%以上。

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大胆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是对内对外两个辐射扇面的枢纽,具备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市场交换的便利条件。厦门自贸片区运行以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257页申报单据、4小时的通关时间、36小时的滞港时间和结果……这是2015年4月21日前,厦门每单海运货物要走过的长路。厦门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对标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自由港,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具有特色功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个国内首批上线的地方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把19个政府部门、20多个公共服务机构、5万多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加工,建成了全链条全流程大数据服务中心,实现了关、港、航、贸一体化。

站在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里,片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局局长邓光雄回忆道:曾经片区聚集了大量报关行,每家报关行的桌上都堆积了厚厚一叠等待处理的报关单。如今,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我们解决了数据孤岛和纸质单证问题,货物申报、验放时间极大缩短,让企业登录多个系统、填报多张单据、多次往返口岸成为历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改革开放之钥解答如何发展之问——厦门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实践探索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138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