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闻宣传、新闻采编专业及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2024-12-25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新闻报道中, 使用“新闻链接” 的主要目 的是什

么?

A、 增加新闻的字数和篇幅

B、 提供与报道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或延伸阅读

C、 展示新闻编辑的个人兴趣

D、 提高新闻的文学价值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范畴?

A、 真实准确报道

B、 尊重采访对象

C、 追求新闻独家性而不择手段

D、 保护新闻来源

参考答案: C

3.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由头” 通常指的是什么?

A、 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或最新发现

第 2 页 共 75 页

B、 新闻事件的起因

C、 新闻事件的背景信息

D、 新闻编辑的创意

参考答案: A

4. 在新闻报道中, 使用“第一人称” 叙述的主要风险

是什么?

A、 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B、 使新闻更加生动有趣

C、 可能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 减少新闻的字数

参考答案: C

5.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媒介的受众特征?

A、 广泛性

B、 匿名性

C、 固定性

D、 多样性

参考答案: C

6. 在新闻报道中, 使用“图表新闻” 的主要目 的是什

么?

A、 美化版面

B、 简化复杂信息, 便于读者理解

C、 增加新闻的艺术性

D、 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参考答案: B

7.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新闻事实

D、 论证过程

参考答案: C

8. 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 错误的说法是()

A. 媒体应当尊重消息来源的保密要求, 承当不披露其真

实身份的责任

B. 我国内地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地规定消息来源保密

C. 消息来源保密是媒体开展好批评报道的必要条件

D. 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 这种保

护是绝对的

参考答案: D

9. 在某些报道领域, 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

害, 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 道原那么是()。

A. 知情同意原那么

B. 公共利益至上原那么

C. 真实准确原那么

D. 平衡报道原那么

参考答案: A

10. 在新闻选择的过程中, 新闻价值担当的角色是()

A. 社会标准

B. 专业标准

C. 技术标准

D. 法律标准

参考答案: B

11. 构成电视新闻作品的三大要素不包括。

A. 同期声

B. 画面

C. 文字解说

D. 音乐

参考答案: D

12. 以下() 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A. 中庸

B. 尚书

C. 春秋

D. 左传

参考答案: B

13. 关于获取案件信息, 以下做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0。

A. 主动出示采访证件, 说明采访意图, 尊重司法机关的

合理要求

B. 在突发案件的现场采访要服从办案人员的指挥

C. 对政策性强的敏感案件、 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案件的

采访报道, 要保持适度 克制, 必要时应征求办案部门的意

D. 以“钓鱼” 等引诱犯罪的方式进行采访, 以假扮犯罪

嫌疑人、 窃取或泄露侦 查秘密等涉嫌违法犯罪的方式揭露

违法犯罪

参考答案: D

14. 以下关于新闻和事实的表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 0。

A. 先有事实, 后有新闻

B. 事实决定新闻的性质

C. 新闻是第一性的, 事实是第二性的

D.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参考答案: C

15. () 是媒体开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A. 设备方面的投入

B. 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 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 高额的经济利益

参考答案: B

16. 记者对于当场无法拒绝的礼物, 以下事后处理方式

中不当的是。

A. 退还给报道对象

B. 以自己的名义卖给慈善机构

C. 交由所在单位处理

D. 自己出钱购买

参考答案: B

17. () 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

A. 记者

第 7 页 共 75 页

B. 编辑

C. 广告主

D. 受众

参考答案: A

18. 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 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

得的信息内容, 记者在新 闻现场可以采取() 角色定位。

A. 记录者

B. 行动者

C. 目击者

D. 参与者

参考答案: D

19. 以下不属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平安管理制度的

是。

A. 信息发布审核

B. 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C. 公共信息巡查

D. 应急处置

参考答案: B

20. 关于记者的受众意识, 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第 8 页 共 75 页

A. 满足受众信息需求

B. 迎合受众

C. 对受众负责

D. 关注、 了解、 研究受众

参考答案: B

21. 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所作的屡

次、 成组的报道指的是()。

A. 连续报道

B. 系列报道

C. 发散式报道

D. 现场报道

参考答案: B

22. 采用() 改稿, 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 一

是要有权威性, 二是最新 发布的, 三是直接的, 而非转抄

来的。

A. 分析法

B. 核对法

C. 询问法

D. 调查法

第 9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B

23. 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 最常用的形式是() 。

A. 新闻评论

B. 专题报道

C. 深度报道

D. 新闻批评

参考答案: D

24. 新闻传播活动是群体活动, 以下新闻作品属于合作

作品的是()

A. 新闻单位总编辑承当政治或事实方面责任的作品

B. 经过责任编辑简单修改的作品

C. 不同记者站的记者共同筹划、 采写完成的作品

D. 不同记者对同一新闻事实创作的多篇作品

参考答案: C

25. 关于新闻事实, 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新闻事实是事实的一种

A. 政治敏感

B. 新闻敏感

C. 新闻价值

第 10 页 共 75 页

D. 新闻线索

参考答案: B

26. 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 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

局问题主要是指()。

A. 新闻构成

B. 新闻结构

C. 新闻谋篇

D. 新闻文采

参考答案: B

27. 在新闻媒体众多的社会功能中, 其中最核心的功能

是()。

A. 教育群众

B. 协调社会关系

C. 提供新闻信息

D. 传承文化

参考答案: C

28. 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

A. 准确

第 11 页 共 75 页

B. 时效

C. 传神

D. 吸引眼球

参考答案: A

29. 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媒介产品的

服务对象, 这些举措指的 是新闻媒介的()。

A. 受众定位

B. 功能定位

C. 市场定位

D. 广告定位

参考答案: A

1. 关于刑事案件的新闻报道,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 媒体在案件宣判前对其进行报道时, 应加上“被指控”

“涉嫌” 等

B. 媒体对正在审理的案件可以发表评论, 而且评论的内

容和范围不受任何限制, 包括可以评论法官本人

C. 媒体可以对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做全程报道

D. 一审判决后刑事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

第 12 页 共 75 页

抗诉期间, 媒体应该谨慎 报道一审的判决结果, 注意措辞,

以免公众误认为这是最后判决结果

参考答案: B

30. 以下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

A. 新闻采编人员可同时从事新闻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

B. 新闻采编人员不得从事报纸发行、 广告等经营活动

C. 新闻采编人员可专门从事广告活动

D. 新闻采编人员可与广告业务人员合作筹划新闻采编

业务

参考答案: B

31. 关于新闻网站收集、 使用个人信息, 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选项是()。

A. 应当遵循合法、 正当、 必要的原那么

B. 用户使用网站服务即同意其个人信息被收集, 网站运

营者不必专门征求用户 同意

C. 必向用户明示收集、 使用信息的目的、 方式和范围

D. 网站运营者可以将用户个人信息出售或向他人提供,

不必经用户同意

参考答案: A

第 13 页 共 75 页

32. 报告文学报道新闻性的人物和事件, 采用的是。

A. 文学手法

B. 通讯手法

C. 描写手法

D. 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A

33.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报道的隐私?

A、 公民的私人信息、 个人资料

B、 公民的私人活动

C、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

D、 自然人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密码

参考答案: C

34. 消息的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A、 标题、 内容、 主体和结尾

B、 标题、 导语、 主体和结尾

C、 标题、 事态、 主体和结尾

D、 标题、 评述、 主体和结尾

参考答案: B

第 14 页 共 75 页

35. 下面对新媒体文案岗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新媒体文案岗位的工作职责是文案的写作与内容的

策划

B、 新媒体文案岗位要求任职人员具有较高的新鲜信息

敏锐度

C、 新媒体文案岗位要求任职人员要有协调合作能力

D、 新媒体文案岗位要求任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参考答案: A

36. 网络舆论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主要包括哪些?

(除政府参与、 传统媒体加入、 专家分析外)

A、 国际媒体冲击

B、 传统道德的冲击

C、 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

D、 科技的进步

参考答案: C

37.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A. 进行政治宣传

B. 服务社会生活

C. 提供文化娱乐

第 15 页 共 75 页

D. 传播新闻信息

参考答案: D

38. 当对受访者的身份、 观点不明确时, 记者不能()

A. 凭个人理解梳理

B. 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 再次采访受访者

D. 不使用

参考答案: A

39. 根据相关规定, 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以下微博行为,

符合规定的做法是。

A. 将自 己采访的本新闻单位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 己微

博中

B. 将自 己采访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

在自己微博中

C. 未经同意, 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

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 中

D. 未经同意, 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

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 中

参考答案: A

第 16 页 共 75 页

40. 我国媒体最早的“互动” 是() 与互联网共同进行

的新闻传播活动。

A. 报纸

B. 广播

C. 电视

D. 网络

参考答案: A

41. 下列哪项是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之一?

A、 撰写新闻稿件

B、 策划新闻选题

C、 拍摄新闻图片

D、 审核新闻稿件

参考答案: D

42. 在新闻报道中, 哪种方式能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

真实感?

A、 直接引语

B、 间接引语

C、 背景介绍

D、 数据分析

第 17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A

43.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A、 真实准确

B、 客观公正

C、 追求轰动效应

D、 保护隐私

参考答案: C

44. 深度报道通常侧重于什么?

A、 事件的表面现象

B、 事件的背景、 原因及影响

C、 事件的最新进展

D、 事件的娱乐性

参考答案: B

45.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标题的作用?

A、 概括新闻内容

B、 吸引读者注意

C、 决定新闻价值

D、 引导读者阅读

第 18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C

46.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源” 指的是什么?

A、 新闻发布的地点

B、 新闻事件的源头或提供者

C、 新闻发布的机构

D、 新闻的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 B

47.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写作中应避免的“新闻腔” ?

A、 空话套话

B、 主观臆断

C、 生动形象

D、 夸大其词

参考答案: C

48. 在新闻报道中, 使用“据称”、“据报道” 等表述方

式主要是为了什么?

A、 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B、 避免责任

C、 增加新闻篇幅

D、 提高新闻的文学性

第 19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B

49.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

A、 传递信息

B、 引导舆论

C、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D、 监督环境

参考答案: C

50. 在新闻报道中, 采用“平衡报道” 的原则主要是为

了什么?

A、 增加新闻字数

B、 展现记者的个人立场

C、 公正客观地呈现多方观点

D、 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参考答案: C

5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A、 真实性

B、 时效性

C、 艺术性高于真实性

D、 形象性

第 20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C

52. 新闻报道中的“隐形采访” 通常指的是什么?

A、 不经过被采访者同意的采访

B、 采用化名或伪装身份进行的采访

C、 在采访过程中隐藏摄像机的采访

D、 只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的采访

参考答案: B

53.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媒介的传播功能?

A、 信息传递

B、 文化传承

C、 经济交易

D、 环境监测

参考答案: C

54.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是从已灭绝的古猿而

成的。 实践证明, 市场作用发挥比拟的地方, 经济活力就比

拟强, 开展就比拟好。 他急起直追, 近来对外国文学的研究,

足以令同行们。

A. 演变充足形势侧目

第 21 页 共 75 页

B. 演化充足形势刮目

C. 演化充分态势刮目

D. 演变充分态势侧目

参考答案: C

55. 关于群众媒体的保密责任, 以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

选项是() 。

A. 报刊、 图书、 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的编辑、 出版、

印制、 发行, 应当遵守 有关保密规定

B. 广益目 、 电视节目 电影的制作和播放, 应当遵守有

关保密规定

C. 互联网、 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

息编辑、 发布, 应当遵 守有关保密规定

D. 微信朋友圈不属于公开的信息网络, 可以随意发布国

家秘密

参考答案: D

56. 当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或变动镜头焦距, 使

画框由近而远, 与主体脱 离的一种拍摄方法被称为 0。

A. 推镜头

B. 拉镜头

第 22 页 共 75 页

C. 摇镜头

D. 移动镜头

参考答案: B

57. 以下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o

A. 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 你人气正轻, 所差的是他还

没有跑过, 不敢一上手 就拉漂亮的车。

B. 熟悉的树木、 村庄、 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 成为杜小

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 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

就免得托人捎了。”

D. 教材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 如基地、 哈

利波特与死亡 圣器、 创业史等。

参考答案: D

58.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 生产力

B. 经济基础

C. 政权机关

D. 意识形态

参考答案: D

第 23 页 共 75 页

59. “报喜不报忧”, 实质上是一种()。

A. 正面宣传

B. 鼓动性宣传

C. 片面性宣传

D. 指导性宣传

参考答案: C

60. 以下关于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说法, 错误的选项是。

A. 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和进行

B. 新闻媒体应当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发挥警示作用

C. 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坚持正确导

D. 对于群众提供的舆论监督线索, 应当立即全部刊播

参考答案: D

61. 维新运动时期,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发行

量最高、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A. 时务报

B. 中外纪闻

C. 强学报

D. 国闻报

第 24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A

62. 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 体裁的一个突出 特点是什

么?

A、 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B、 消息有特殊的语言风格

C、 消息有特殊的报道对象

D、 消息有特殊的传播渠道

参考答案: A

63. 消息的外在标志通常被称为什么?

A、 导语

B、 主体

C、 结尾

D、 消息头

参考答案: D

64.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包括哪一项?

A、 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

B、 将最具新闻价值、 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C、 面面俱到、 内容丰富

D、 力求优美生动

第 25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C

65. 消息结尾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A、 以事实结尾

B、 以空泛议论结尾

C、 以大肆抒情结尾

D、 以与主体无关的新内容结尾

参考答案: A

66. 通讯与消息相比, 其特点是什么?

A、 更简短精炼

B、 更详细和生动

C、 更注重时效性

D、 更注重文学性

参考答案: B

67.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来源?

A、 记者采访

B、 记者现场亲眼所见

C、 自己想的

D、 查阅材料和信函

第 26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C

68. 当今全球最大的通讯社是?

A、 路透社

B、 美联社

C、 法新社

D、 新华社

参考答案: B

69. 第四媒体是指什么?

A、 手机

B、 电视

C、 博客

D、 互联网

参考答案: D

70. 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哪个层次?

A、 生产关系层次

B、 生产力层次

C、 经济基础层次

D、 上层建筑层次

第 27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D

7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的基本功能?

A、 传播信息

B、 引导舆论

C、 教育大众

D、 娱乐消遣

参考答案: D

72. 新闻报道中的“倒金字塔” 结构主要强调什么?

A、 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

B、 新闻事件的逻辑顺序

C、 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减

D、 新闻事件的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 C

73. 深度报道与消息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报道的时效性

B、 报道的篇幅

C、 报道的深入程度

D、 报道的体裁

第 28 页 共 75 页

参考答案: C

74. 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 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 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

果为先

B. 用事实说话, 不能主观臆断

C. 内容表述直截了当, 不以夸张的手法解释新闻事实

D. 写作准确具体, 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参考答案: A

75. () 是对原稿重新写作, 是改稿中难度最大、 操作

最复杂的一种修改方法。

A. 校正

B. 压缩

C. 增补

D. 改写

参考答案: D

76. 使用新闻引语时不需要遵循以下() 原那么。

A. 保持真实、 准确、 完整性

B. 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C. 尽量详细具体, 多角度描述新闻细节

第 29 页 共 75 页

D. 不要“异口同声”

参考答案: C

. 以下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为哪一项 0 o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

心? 一些艺术家提供了自 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 才可

能创作出有温度、 有深 度、 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 山峦在蔚蓝的天空

下寂静绵延, 野鹿在蜿 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 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 历

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 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参考答案: D

. 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 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

统习惯于用() 的眼 光看问题。

A. 生命开展

B. 排恶崇善

C. 以悲为乐

D. 绝对差异

参考答案: A

第 30 页 共 75 页

77. 救灾中记者的() 行为不妥当。

A. 不采访受灾群众

B. 安抚受灾群众

C. 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

D. 询问受灾群众目前情况

参考答案: C

78. 关于媒体从业人员的证据意识,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

选项是()

A. 收集和保存证据是加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方面

B. 应当保存采访对象提交的原始材料

C. 在新闻报道引发的名誉权纠纷诉讼中, 报道真伪性的

举证责任由原告承当, 因此记者不必收存证据

D.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采访中可尽量使用录音、

录像手段

参考答案: C

79. 以下对新闻失实的表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新闻宣传、新闻采编专业及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121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