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契合点

2024-12-15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把准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契合点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呈现爆发性趋势,社会已迈入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的人工智能时代,颠覆了公共安全治理的传统思维,为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效能注入前所未有的新活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世界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全球性、交织性、不确定性特点,日益加剧了公共安全治理系统的脆弱性,给国家公共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后发优势深度赋能公共安全治理,成为亟待关注的现实课题。

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安全治理的向好效应。据有关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可以说,人工智能不仅给经济增长带来了重大福利,更重要的是,在公共安全政策过程中体现出精准治理优势与价值溢出效应,给公共安全治理插上了新引擎。

从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看,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疾病暴发的预测分析、个性化诊断和治疗计划以及高效的资源分配,使治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比如,全球疫情防控期间,智能化流感预测等创新了利用大数据预测传染病的崭新路径,并带动了更多的大数据应用于公共安全治理领域,提高了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降低了各种成本。从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保障看,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和模拟潜在政策结果,协助决策者评估权衡,制定基于经验证据的政策,推动人机协同和组织间协同。比如,欧洲哥白尼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日本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等,都为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了精准的预警、监测、评估。从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看,人工智能通过持续监控关键绩效指标和收集公众意见反馈,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控政策实施,识别偏离情况并给出纠偏措施,提高公共安全治理的敏锐性。比如,利用区块链对食品药品进行全周期安全追溯体系。从国家生物安全监管效能看,人工智能技术可协助建立生物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指标预警体系、态势研判机制,织密织牢生物安全网。比如,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正式上线欧洲中期天气预报官网,让世界看到中国大模型破解气象领域难题的能力。可见,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开辟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便捷窗口,有效规避了各类公共安全风险,有力提升了公共安全治理效能。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公共安全治理面临的困境。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虽为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了便捷的技术进步工具,也给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一些潜在的新挑战,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安全新趋势。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超能性,能否控得住。近期,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均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一定程度说明人工智能对社会尤其对公共安全领域的强大渗透性。世界上50多个国家签署了全球首份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要求人工智能系统的输出应当符合平等原则并尊重隐私权,以确保各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有效竞争,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由此,难以回避的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和安全已成为当下公共安全治理的关键问题,人工智能自身带来的隐患加重了公共安全治理的难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把准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契合点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95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