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危重伤病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2024-12-1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急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一)休克。

1.取平卧位或休克体位,伴有急性肺水肿的休克患者可置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通气与吸氧。

4.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其畅通。

5.可开展相应检查(血糖、心电图等)。

6.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

7.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处理。

(二)胸痛。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静卧床休息。

2.可开展相应检查(心电图、D-二聚体、心肌酶等)。

3.建立静脉通道,对症用药。

4.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三)腹痛。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可开展相应检查(心电图、心肌酶等)。

3.建立静脉通道,对症用药。

4.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5.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处理。

(四)呼吸困难。

1.取半卧位或坐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通气与吸氧。

4.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其畅通。

5.可开展相应检查(血糖、心电图、血气分析等)。

6.能明确原因者,按相应抢救原则处理。如对张力性气胸紧急排气、危及生命的心脏压塞紧急减压、气道异物梗阻紧急解除。

7.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五)气道异物。

1.尽快解除气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等其他手段。有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刻心肺复苏。

2.通气与吸氧。

3.监测生命体征。

4.必要时开放静脉通道,对症处理。

(六)呕血。

1.保持患者安静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引起误吸或窒息。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及补液,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3.通气与吸氧。

4.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5.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处理。

(七)咯血。

1.取侧卧位,防止咯血引起误吸或窒息。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及补液,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3.通气与吸氧。

4.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5.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处理。

(八)意识障碍。

    1.采取正确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通气与吸氧。 

3.建立静脉通道。

4.可开展相应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血糖等)。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6.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处理。

(九)小儿高热惊厥。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

2.通气与吸氧。

3.控制体温(或物理降温)。

4.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抗惊厥药物。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二、危重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一)循环系统。

1.心脏骤停。

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搏室速、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①胸外按压。

②手法开放气道,或采用口咽通气管、喉罩或气管插管。

③人工通气或球囊面罩通气。

④有条件的应当尽快监测心电情况,如有可除颤心律(室颤或无脉室速)应当立即除颤。

(2)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3)开放静脉通道。

(4)根据条件酌情应用复苏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2.急性冠脉综合征。

(1)保持正确体位稳定患者情绪。

(2)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与吸氧。

(3)建立静脉通道。

(4)酌情给予镇痛剂。

(5)酌情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心衰、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等)。

(6)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3.急性左心衰竭。

(1)保持患者呈坐位或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行人工辅助通气或机械通气。

(3)开放静脉通道。

(4)酌情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甙等药物治疗。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4.恶性心律失常。

(1)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与吸氧。

(2)开放静脉通道。

(3)必要时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酌情使用刺激迷走神经、电复律、临时体外起搏等治疗。

(5)如为心室纤维颤动/心室扑动,立即电除颤并心肺复苏。

(6)持续生命体征监测(持续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

5.高血压危象。

(1)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与吸氧。

(2)开放静脉通道。

(3)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4)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脑水肿、心衰等)。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

(二)呼吸系统。

1.重症支气管哮喘。

(1)尽快脱离致敏环境,去除诱因,及时发现气胸等并发症。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3)严重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

(4)开放静脉通道。

(5)使用气道解痉、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扩张支气管药等药物治疗。

(6)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2.呼吸衰竭。

(1)保持正确体位。

(2)氧疗。

(3)出现严重呼吸衰竭者可采用机械辅助通气(面罩或气管插管)。

(4)开放静脉通道,酌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

(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三)消化系统。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1)取正确体位,防止呕吐物引起误吸或窒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与吸氧。

(3)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4)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止血等对症治疗。

(5)酌情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四)内分泌系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常见急危重伤病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88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