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本届政府和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XX镇第十七届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镇党委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上下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谱写了XX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五年征程,我们统筹推进谋发展,综合实力取得新成绩。全镇国民经济总收入从2016年的11.6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7.39亿元,年均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从5.97亿元增加到9.44亿元,年均增长10.2%;非公经济从5.67亿元增加到8.36亿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272元增加到14289元,年均增长10.8%;累计完成镇级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年均完成1.52亿元;人均有粮从399公斤增加到423公斤。
——五年征程,我们勇于担当克难关,脱贫抗疫赢得新胜利。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饮水安全保障指标,按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要求,投入资金6.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1个,5574户43107人住房保障问题得到解决(其中:易地扶贫搬迁672户2947人,地震恢复重建4036户18162人)。投入2016.9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271个,惠及农村人口43826人,实现所有农户安全饮水有保障。投入7500余万元,惠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7235人,实现教育义务有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48001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及大病保险达100%,实现医疗有保障,市县36个挂包单位挂包帮扶34个村(社区),1716名干部结对帮扶2383户建档立卡户,结对联系12350户非建档立卡户,国家行政学院、上海市和社会各界倾心帮扶。最终实现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380户928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疫情防控坚实有力。全面宣传落实“XX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0条措施、XX市发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6条措施、XXXX族自治县发布9项调度令”等相关规定,狠抓宣传凝聚共识,以最有力的措施抓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保持了“零确诊”“零疑似”良好态势,以村(居)民小组、物管小区等为单元划分1490个单元网格,持续深入推进村(社区)疫情防控“四级”网格化管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推进“XX健康码”注册使用,全面落实“扫码亮码、绿码通行”要求。统筹安排全镇干部职工、村(社区)组干部等各方力量进村(社区)入户,逐组逐户逐人排查疫苗接种情况。
——五年征程,我们突出特色抓经济,产业培植迎来新进展。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累计发放农资综合、良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共计2307.33万元。实施到户产业扶持项目3718户962.52万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资金2280万元,组织培训致富带头人55人。已建成主要产业:2021年核桃种植面积3.75万亩,五年产值583万元,2021年茶叶面积3.67万亩,五年产值3.69亿元,2021年蔬菜面积1.08万亩,五年产值1.53亿元,2021年水果面积1.7万亩,五年产值0.68亿元,2021年:坚果0.35万亩,板栗0.36万亩,蚕桑0.2万亩,八角0.41万亩,生物药材0.07万亩等,2021年粮食作物面积9.38万亩,五年产值4.9亿元,猪牛羊2021年存栏4.96万头、五年出栏34.77万头,五年产值7.2亿元,2021年家禽存栏33.6万羽、五年出栏201.28万羽,五年产值1.2亿元,五年肉产量2.97万吨,五年禽蛋产量0.18万吨,五年产值0.37亿元。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物流商贸、餐住服务、休闲娱乐、劳务输出为主的服务产业欣欣向荣,培育发展个体工商经营户6896户。
——五年征程,我们科学布局夯基础,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施完成137.98公里乡村公路硬化项目,并在危险路段设有防护措施;投资600万元,改造700余公里村组产业路;玉磨铁路、墨临高速建成通车,持续推进国道213线改扩建。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地震恢复重建等住房保障政策,全镇共补助民房资金3.58亿元,实施民房建设10235户。安装应急广播103套,维护“村村通”“户户通”16531套,“大喇叭”299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全面实施“宽带乡村”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完成村(居)委会、卫生室、学校固定宽带和4G高速移动通信网建设,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投入3145.6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提升项目。
农田水利设施持续改善。投入2016.96万元,实施完成饮水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项目共271件,解决43826人饮水困难问题。
城乡面貌大幅改观。建设完成建材市场、龙泉夜市、精品酒店、下南片二期、居家养老、垃圾填埋场征地拆迁、栈道建设及运动场提升改造;持续推进北部区、工业园区、XX三中、县职业中学、县医院扩建等重点、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作,稳步推进癸能、碧溪、酒厂安置点工作。
——五年征程,我们持之以恒强治理,生态环境展露新面貌。
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河(湖)长制工作决策部署,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立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共实施退耕还林2.25万亩,补助3600万元;陡坡地生态治理5597.1亩,补助839.56万元;省级生态公益林14.23万亩,补助692.2万元,实施天然林停伐补助28.45万亩,补助1449.8万元,林业技术技能培训26期1500人次;生态公益林管护员累计261人、补助98.24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累计1257人次,补助862.4万元;非天保工程区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员累计184人次,补助178.79万元。申报成功国家级森林康养乡镇(试点),申报成功XX省森林乡村4个(者铁、曼平、路水、瓦房),核查疑似图斑1049个,处理林业行政案件112起,处罚款42.23万元,组织生产人工商品林采伐指标7365立方米,防治松毛虫1.4万亩,处置非法养殖锈色棕榈象13户,约2万只。实施太阳能热水器281套,实施完成高速公路面山美化绿化项目2700亩,完成义务植树77.5万株,折合面积6982亩。落实“双百”项目7000亩,实施完成4000亩,落实野生菌原料林建设项目5000亩,落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2.5万亩。开展北移15头亚洲象群南迁助迁工作,召开森林防火宣传会议2050次24400人次,发放防火户主通知书等宣传材料11万份,签订各级各类森林防火责任状(书)29826份,签订监护人责任书1102份,督查防火工作170次,森林防火技术工作累计面积207.6万亩,实施巡护道路10公里,投资40万元。未发生森林火灾,通过上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林长制工作决策部署,镇、村两级制定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428个村民小组制定林长制工作计划。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428个村民小组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及保洁制度,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成村级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139座,实现村委会(社区)驻地均有一座无害化公厕,户厕11391座(其中,无害化卫生户厕7394座),垃圾处理池566座、家庭污水处理池4753座;129个村民小组实施了太阳能路灯“明亮工程”,农村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提升,群众良好卫生习惯已逐步养成。
——五年征程,我们为民办事增福祉,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共发放农村低保263887户次369918人次7708.09万元,农村特困分散供养15985户次16663人次1345.97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86人次171.2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7856人次697.21万元,临时救助3056户次714.85万元,高龄补贴73443人次996.46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63488人次,脱贫人口参加基本医疗及大病保险达100%,医疗救助:7825人次,618.55万元。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镇共开出社保卡36810张,脱贫人口等符合参保缴费完成率100%,养老保险待遇发放240541人次,金额6027.55万元。发放创业贷款430人5395万元,贷免扶补92人1180万元,培训6847人次,劳动力就业转移53412人次,共安置了2049名乡村公共服务岗位。
教育事业稳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9039人无因贫失学辍学。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一计划”122590人(次)5929.19万元,享受“雨露计划”、东西部协作、捐资助学等扶贫项目884户280.7万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已顺利通过验收。
卫生计生平稳发展。全面完成中心卫生院(两个分院)达标建设、36个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达标、配备70名乡村医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6348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及大病保险达100%,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8支182人,以重点人群为对象共签约服务52476人,签约率100%。持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累计发放计划生育奖优免补资金356.529万元,办理生育服务证33430本,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474件,行政处罚112件,征收社会抚养费20.255万元,收取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23094人次110.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