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责任不松、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监管不漏,推动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攻坚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更有底气。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增长10.89%,增幅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先后荣获XX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XX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XX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近期又成功进入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21年)》地方典型范例、为全省唯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实现高位推动。调整充实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工作组,定期研究巩固拓展相关事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先后作出批示指示63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36次,并带头深入镇村开展实地调研77次;所有县级领导联镇包村,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压实责任链条,保障高效实施。牢固树立“县为主责、县抓落实”意识,坚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专题会议21次,及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压实责任到行业部门和乡镇,分层分类梯次推进37项具体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一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将衔接工作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并列入县委重点督导工作,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切实做到“以查促改”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建好帮扶队伍,推动高质帮扶。完成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选派轮换,向107个脱贫村派驻干部321名,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全覆盖。组织开展集中轮训,选派36名新任第一书记参加省市培训,全县开展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培训339人次,确保驻村干部规范履职。制定《XX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健全“县乡村三级分级负责、派员单位及有关方面共同参与”管理体制,建立研究分析、日常管理、请示报告等制度,为巩固脱贫成果保驾护航。同步强化帮扶责任体系,继续保持县级帮扶单位、帮扶人稳定,为新增监测对象全面落实监测联系人,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和帮扶,确保责任不松、帮扶不减。
一是做好政策衔接,织牢兜底“保障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XX省出台的衔接政策,因地制宜出台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等32个细化政策,实现财政兜底、医疗保障等政策全覆盖。全县所有脱贫户、监测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稳定,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入学率、脱贫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均达100%,对符合纳入住房安全保障政策补助范围条件的农户实现应纳尽纳,对符合享受低保、五保兜底政策的脱贫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二是做好投入衔接,算好帮扶“精准账”。牢牢管住财政资金“钱袋子”,央省安排衔接资金15072万元,其中产业类资金9270万元,占比61.5%;县本级财政统筹安排衔接资金3845.99万元,较去年增长2.7%。截至目前,项目完工率达100%,扶贫项目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均已按时拨付。制定《XX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对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15.1亿元、2389项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根据资产类型分门别类建立扶贫资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效益。
三是做好人才衔接,打好选育“组合拳”。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十项措施》,从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4名优秀人才到乡镇任职,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乡本土干部26名,充分激发乡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相关做法经验被省委办公厅《每日要情》全省推广。投入乡村人才专项经费100万元,开展乡村人才培训7000余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317人,推动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坚持对脱贫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开展创业培训、以工代训和劳务品牌培训,并开设脱贫专班进行母婴护理、病患陪护等技能培训,让没有技能的脱贫群众掌握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