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创建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目标,着力固根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之以恒擦亮农业大县农业强县金字招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政策集成,坚定落实四个优先
一是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调整充实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率先配置农办专职副主任,着力配强县委农村工作力量。研究制定《2022年度XX县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方案》,加快构建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十项措施》,充分激发乡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相关做法经验被省委办公厅《每日要情》主条刊载。
二是健全合理流动机制,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以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为契机,优化全域乡村振兴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县域内片区划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在全省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创新方式实行“点状”供地326亩,加快推进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不断夯实土地要素保障。在全省率先组建县级乡村振兴国有平台公司,累计盘活闲置资产772宗、31.59万平方米,盘活率达100%,成功打通“资源变资本”渠道,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问题。
三是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着力做大乡村振兴资金“盘子”,县财政累计安排本级财政专项资金4.5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0.81亿元。加快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设立1000万元乡村振兴贷款风险补偿金,创新开发XX仓单质押、生猪产业贷等金融产品,积极推广柑橘种植、能繁母猪价值保险等5种特色农业保险,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51亿元,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达220.97亿元。
四是补齐城乡发展短板,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累计支出27.8亿元全力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1+4+N”(1个县域医疗卫生中心、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N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村(社区)末梢延伸,实现33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46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XX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二、坚持重点突破、提质增效,全力推动五大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