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赴xx考察调研,为xx把脉定向、擘画蓝图,寄予xx“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殷殷嘱托,为xx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xx应当勇于领先,展现更加卓越的成就,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一、xx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优势
一是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水平高。xx在粮食生产方面表现卓越,其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x.x亿亩以上,总产量连续六年超过xxxx亿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二。此外,xx被定位为国家规划的生猪家禽主要生产省份,并且是全国肉牛、肉羊和奶业产业的优势区域,拥有xx个国家级传统生猪调出大县和xx个肉牛养殖大县。在农产品加工领域,xx同样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生产了全国一半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五分之三的汤圆和十分之七的水饺。二是作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潜力大,辐射能力强。xx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x位,社会消费品规模稳居全国第x、中部地区首位,基本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同时,xx地处中原腹地,居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依托空中、陆上、网上、海上x条“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全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xx万公里,基本建成了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三是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主导产业优势地位日益凸显。xxxx年,xx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x.xx万亿元,位居全国第x;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x.x%,高于全国x.x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为xx.x%,技改投资增速为xx.x%,分别高于全国xx.x个和xx.x个百分点。近年来,xx以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行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这些主导产业已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20xx年为例,xx省的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9%。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迅速。xx从“文化强省”到“旅游立省”,再到“文旅强省”和“文旅文创融合”,xx的文化资源得以激活和转化。文化与旅游、科技、教育、制造、体育等领域的“文化+”创意融合模式正在迸发出强大活力,数智化、创意化加速驱动文化产业转型,催生出更多新场景和新模式,新兴业态异军突起。20xx年,xx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xxxx.x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xx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x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x%,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产业xx.x个百分点。五是城镇化布局持续优化,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xx省的常住人口从xxxx万人增加到xxxx年末的xxxx万人,同时,城镇化率从xx.xx%增加到xx.xx%。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城镇化进程,广大中小城市、城镇逐渐成为xx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单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xx城镇结构体系以中小城市为主,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xx.xx%,人口占xx.x%,生产总值约占xx%。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改善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xx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六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安澜保障日益增强。xx积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核心。该战略围绕绿色生产、技术、生活和制度的一体化推进,促使各行各业向环保和低碳发展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耗明显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xx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累计降低约xx.x%,同时,年均x.x%的能源消费增长率支撑了年均x.x%的经济增长率。另外,自xxxx年以来,黄河累计输沙入海xx.x亿吨,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切x.x米,“悬河”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建成xxx公里的标准化堤防和xx处控导工程,防浪林、行道林、生态林相互交织,加快数字水利发展,用现代科技为黄河防汛保驾护航。
二、xx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特征明显
一是粮食生产资源约束趋紧,高标准农田建设压力大。粮食生产需要大量用水,xx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xx永久基本农田x.xx亿亩,仅超国家下达指标xx万亩,保护耕地红线具有较大压力。此外,xx尚未完成高标准的农田建设,仍然存在基础农业设施不足、较弱的灾害抵御能力、耕地质量较低、田块过于分散以及生态保护水平不够高等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和产量提升。二是农业产业链短,价值链低,供应链弱。xx农业加工业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农旅融合、农工融合等,使得农业产值的增长潜力受限。目前,xx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仅为xx%左右,与发达省份相比尚有明显差距。同质化产品多,特色产品少,缺乏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部分优质农产品未能获得与其品质相匹配的价格,导致其价值提升受到限制。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物流体系不够完善,中间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和质量下降,同时部分农产品的购销还依赖传统的模式,缺乏现代化的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市场机制,导致供应链的稳定性较差。三是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水平不高。首先,xx种业基础研究和先进育种技术能力不强,不能实现模块化、流程化、工厂化和信息化生产。除了小麦、玉米、花生、芝麻、大白菜等优良品种之外,xx在奶牛、白羽鸡等畜禽品种以及菠菜、西兰花等高质量蔬菜种子和甜椒、番茄等高端设施农业种子方面,存在较高的对外依赖性。其次,重大农机和食品装备的核心部件90%以上来自国外,部分产品供应链不能完全自主可控,存在“断供”“卡脖子”风险。最后,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足,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其他创新主体协同不力,农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之间缺乏清晰合理的定位与分工,研究内容高度同质化,人才下乡激励力度不够,农业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和科技素养较低。四是乡村建设发展滞后,城乡统筹发展不均衡。乡村在建设和发展上滞后表现为基础设施不足、教育和医疗资源缺乏,经济结构单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均衡则使得城市地区的经济、教育和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呈现扩大态势,从20xx年的12918元扩大到20xx年的xxxxx元。
(二)经济基础较弱,发展潜力不足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发达地区相比,xx产业结构差距明显,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缓慢,所占比重不高,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保障能力较弱,拉动就业和扩大内需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工业内部结构中能源资源型和初加工型产业比重大,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开采、钢铁、电力等领域,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少。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枢纽经济”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xx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但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相对较低,xx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尚有较大空间,还未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枢纽经济”体系现代化程度不足表现在顶层设计战略思路不清晰、市场格局不健全不完善。在经济开放性、资源集聚性、产业辐射性、枢纽驱动性、数字赋能性等领域,存在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通、不活跃,生产力赋能不对称、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三是制度型开放的氛围不浓。一些地区对制度型开放的内涵、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探索制度型开放新模式、构建制度型开放新体制和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等方面主动性不够。多部门的协作较为薄弱,不能在改革创新、制度设计、复制推广等环节形成合力。相较于浙江、江苏、四川等地,xx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建设相对缓慢,制度创新成果在各市县的知晓度、推广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xx营商环境在全国的排名相对靠后,与经济大省、工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符,与一流的市场环境相比,xx的市场和政务环境不优,政务服务数字化的转型较慢,隐性的壁垒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文化发展现代化理念不足,新型文旅项目有待提升
一是文化发展理念尚不能完全适应文化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决策者过于依赖传统模式,忽视了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方式,在内容创作、传播与互动上,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技术投入相对滞后,使得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传播与互动受限。与先进地区相比,xx的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滞后,缺乏有效的市场驱动机制来推动文化内容的数字化生产与传播,同时,也缺乏与数字化转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二是经营主体建设落后。受限于本地文化市场的规模和潜力,许多有才华的文化创作者和经营者选择外流,进一步导致经营主体的匮乏。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文化产业,但在市场开发和政策引导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文化经营主体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和指导。面对外部更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市场和经营主体,xx本地的文化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0xx年,中国旅游集团xx强xx未有一家入选,中国文化企业xx强中仅有xx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入选。至今,xx没有一家主板上市的文旅文创企业。只有xx·戏剧幻城等文旅项目成功圈粉,建业电影小镇、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相继引爆市场,但总体来看,康养旅游、考古旅游、体育旅游、数字文旅等新型项目仍然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三是文艺创作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在追求文艺作品的“高产”中,很多作品往往流于形式,缺少深度和创新,只满足于表层的创作,而缺乏真正触及人心的艺术品质。这种大量而非高质的创作模式,使得很多作品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淘汰,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xx在很多文艺领域都有稳定的创作基础,保持着一定的艺术水平,但缺乏真正达到顶尖、具有代表性的“高峰”作品。这种广泛的“高原”状态可能是因为长期以来过于依赖传统文化资源,而在当代艺术创新与探索中稍显不足。以《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为代表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揭开了xx海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角,但还有大量的资源无法实现有效的开放共享,潜在效益也得不到充分释放。四是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不均衡、不充分,文化效能低下。不健全是指文化设施的配置还很有限,如图书馆、文化中心或展览馆等数量不足或者设施老化。不均衡反映在省内的不同区域,特别是城市与乡村、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文化设施的分布和资源存在较大差距。不充分的体现是现有的文化设施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在数字化、多元化方面的需求。文化设施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有效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满足其精神需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232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