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2024-11-02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为重要投入要素的实体经济形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自然地要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基础的产业体系建设具有现代性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其内涵应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属性,发展应具有面向未来的先进性,布局形式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拟集聚性和融合性,组织形式应具有适应数智经济要求的扁平化特征,等等。实践证明,密集地含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国十五五规划应把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抓好抓实,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为长期稳定增长增加动力引擎。

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必备条件。一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与深化的力度。理论上,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聪明的大脑起飞的翅膀,能够为制造业部门引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知识的生产及其物化过程,在专业化分工体系中是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的,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把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导入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通道。因此,依靠传统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的方式已不足以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加大以信息与通信技术设备、计算机软件为主的数字经济类资产和以研究与试验发展为主的创新驱动类资产形成的新型资本投入。

二是解决组织内部化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需求性投入品特征。在生产分工尚未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阶段,生产性服务部门往往内部化于制造业部门,是隶属于制造企业的职能机构,譬如研发、营销和物流部门。制造企业在这些内部化部门中生产具有服务性质的中间投入品。这也是欧美先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中,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活动的必要举措。随着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发展,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激烈的国际经贸竞争驱动跨国集团公司开始按照全球价值链治理和比较利益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性重新配置,进而促进了中间品投入厂商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必须破除以往制造企业根深蒂固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改变企业自我服务的产业链模式,促进外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充分竞争,在信用、成本、效率、质量和类型等方面满足市场上潜在规模巨大的高质量生产性服务需求。

三是在产业和空间上的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发展,这是一种高水平、高效率的产业发展模式,能够促进两者在产业属性和空间属性上的双向动态协调,从而提升区域产业分工与转型升级。在产业属性上,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努力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的国产化,使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满足本国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实现生产性服务的供需匹配。在空间属性上,数字经济驱动下的发达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经开始从地理集聚逐渐转向空间分离式集聚和虚拟集聚,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基本形成空间专业化的中心外围格局。由此,客观上要求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协同集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两业空间布局均衡、跨区域融合,以释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能。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受逆全球化思潮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国际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在外商直接投资(FDI)、行业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这些趋势和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的领先地位和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充分释放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重点领域的发展潜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216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