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典型经验材料报告

2024-10-23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基本情况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县城北部8公里王庄镇,王庄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省经济发达镇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镇,镇域内已落地有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国家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国家级农村产业强镇建设试点。

二、主导产业发展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范围王庄镇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高产区,是全省粮食生产30强乡镇,国家优质小麦园区,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粮食加工业、畜牧养殖。粮食总产量7.8万吨,农民人均支配收入23200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卫河河畔的天下粮仓。

王庄镇依托粮食资源优势,以粮食精深加工产业为重点,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

王庄镇已逐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生产加工工业格局,拥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小麦专用粉、营养挂面、糖果、玉米食用油、大豆制品、速冻食品、生鲜食品等系列产品。

三、典型经验做法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不断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农民向镇区集中居住、土地向合作社集中经营,依托龙头企业产业支撑,初步构建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格局,不仅增强了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更促进了资金集聚、技术集聚。

1.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对所在地进行了整体规划。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种植结构,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提供了条件,不仅可以在大田种植中大量使用牛羊粪有机肥,进而减少化肥的用量,秸秆过腹还田又消灭了虫卵,从而减少了害虫,进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改善了土质,保证了粮源清洁。从而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低碳、循环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平整和集中建设性农村,可使土地实际利用面积集约增加约20%用于粮食生产,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约98%。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清洁安全基地”的现代农业模式,统一规划农产品种植、牧畜养殖、饲料加工等规模化产业。通过集约化和标准化种、养,完成从高成本的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作物及畜牧类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带动农户致富和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和建设生态新社区,让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和新型城镇居民,就业增收,安居乐业。

目前,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等方式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5万亩,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六统一”。标准化养殖羊场占地2500亩,羊舍300多栋,存栏育肥羊10万只;规模化牛场占地1500亩,牛舍28栋,存栏育肥牛9000多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现代化农业机械200多台套,可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2.新型城镇化发展

示范园建设中的镇区新城,投资约60亿元,建成后可容纳8万人居住。规划功能区生活居住区占约445.78公顷(合6686.69亩),已建成安置生活居住区占地220.75公顷(合3311.25亩),总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约12万平方米,商业门面房约8万平方米,建设安置住房1.6万套,可安置居民6.2万人,截止2019底,已安置居民约3.2万人。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理念,改善居住环境和就业,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问题,达到三产融合的目标。

3.新型工业化发展

示范园拥有完整的玉米、小麦、加工及能源产业链,拥有完整的湖羊、杜波羊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产业链形成的多种优势互补,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的投入,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完成了单一型产业经济向综合型循环产业经济的转变,促进了粮食及羊肉制品就地转化增值,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及核心竞争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典型经验材料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980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