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乡(镇)的主要精力用在抓哪些工作上了?
答:2024年,乡(镇)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上级部门每季度推送的工作要点为指导,明确方向。每季度初,我镇都会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要点,明确本季度的重点任务和目标。这些工作要点涵盖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全乡(镇)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二、聚焦“一宣六帮”,助力乡村振兴。“一宣六帮”是乡镇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指导思想。其中,“一宣”指的是宣传党的政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六帮”则包括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加强党的建设。乡镇围绕这些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乡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乡镇还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改造、电力通信提升等。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2024年本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和特色亮点等。2024年有没有制定工作计划?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2024年,本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基本情况与工作成效。坚持以“一宣六帮”为指导思想,即宣传政策、帮监测、帮就医、帮就学、帮就业、帮住房、帮兜底,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每季度,政府都会下达明确的工作要点,指导各乡镇、各村有序开展工作。
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方面,强化入户走访效果,坚持每季度全面走访与每月重点入户相结合,动态更新务工信息,将符合条件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同时,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饮水安全等方面,确保脱贫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特色亮点
产业帮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与农投公司合作,推进订单农业种植,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
就业帮扶:积极推送优质就业招聘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保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技能水平。
工作计划
2024年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持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提高脱贫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大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力度,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加强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3.乡(镇)是否有包村或联村制度?具体是怎么安排的?
答:乡(镇)确实存在包村或联村制度,这是乡镇在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制度安排
乡(镇)的包村或联村制度通常是由乡镇干部直接参与,他们被分配到各个村庄,负责指导、协助和监督村庄的各项工作。这种制度确保了乡镇与村庄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乡镇的工作能够更直接地落实到村庄层面。
具体来说,乡镇会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然后,乡镇干部会定期到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了解村庄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帮助解决村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乡镇干部还会积极参与村庄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推动村庄的全面发展。
工作成效与亮点
通过包村或联村制度,乡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乡镇干部的直接参与使得村庄的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村庄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乡镇干部还能够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村庄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
此外,乡镇还通过包村或联村制度,加强了与村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这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4.您担任现职以来,研究部署推动了哪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2024年走了多少自然村组、多少农户,您任职到现在是否走完所有自然村组,如果没走完,您的走访计划是什么?2024年您亲自推进解决了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哪些突出矛盾问题?
答:自担任现职以来,我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研究部署并推动了一系列重点工作。
首先,我每季度都会根据工作要点,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同时,我坚持“一宣六帮”的工作指导思想,通过宣传政策、帮助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切实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方面,2024年我已走访了多个自然村组和农户,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虽然目前尚未走完所有自然村组,但我的走访计划是持续进行,确保在任期内走遍所有自然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
在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中,我亲自参与并解决了多个突出矛盾问题。例如,针对部分村庄产业发展薄弱的问题,我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链,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同时,我还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资金和资源,改善村庄道路、水利等设施,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此外,我还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通过我的努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5.乡(镇)里是否还存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方面有问题的农户?如果有,是什么情况?如果没有,主要是靠哪些机制和措施来保障?
答:在乡(镇)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的背景下,“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是否存在问题:
经过持续的排查与努力,目前乡(镇)里“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基本得到了有效保障,但仍有个别农户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因疾病或残疾导致的收入不稳定,从而影响到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的保障;部分偏远地区或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饮水安全存在困难。
针对问题的保障机制和措施:
义务教育保障:全面排查农户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保障情况,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无辍学现象。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入学的儿童,采取送教上门等措施,保障其受教育权利。
基本医疗保障:将所有农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确保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对于大病、重病患者,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扶,减轻其经济负担。
住房安全保障:全面排查农户家庭住房安全情况,对居住在危房的农户进行危房改造或提供其他有效住房保障措施。同时,加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监管和验收工作,确保改造质量。
饮水安全保障:针对饮水安全存在困难的农户,采取建设供水设施、改善水质、提高供水保证率等措施。同时,加强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6.从本乡镇实际情况看,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大不大?如果出现规模性返贫,主要有哪些风险因素?本乡镇哪些地方是重点地区?哪些人群是重点难点人群?你们有没有探索建立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长效机制?
答:从本乡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
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从而影响农户的收入。
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农户收入锐减,进而增加返贫风险。
工作和政策落实不到位:责任落实、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或不到位,也可能导致部分农户陷入困境。
重点地区和人群:
重点地区:本乡镇的偏远山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以及产业发展薄弱区是重点关注的地区。
重点难点人群:大病重病和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以及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收入骤降或支出骤增的农户,是防范规模性返贫的重点难点人群。
长效机制:
为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本乡镇积极探索建立了以下长效机制: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定期排查、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返贫风险。
落实帮扶措施: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等综合措施,确保他们稳定脱贫。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在防止返贫工作中的责任,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7.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是怎么做的?“三类对象”的总体情况,监测程序、安排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三类人员”监测对象识别了多少,分别有多少户,都注入了哪些帮扶措施,风险消除情况如何?你们有多少户农户是最高档低保?这些户有多少纳入了监测?没有纳入的原因是?
答: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中,我们镇紧密围绕“一宣六帮”的工作指导思想,以每季度工作要点为引领,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
“三类对象”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是我们监测的重点。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多种方式,我们实现了对这三类对象的精准识别。截至目前,共识别出“三类人员”XX户X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人,突发严重困难户XX户XX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省级后评估镇级访谈提纲(乡镇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974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