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024-09-16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思政课的针对性,指向思政课教学“所教”和“所需”之间的精准适配,具体而言就是在开展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思政课的吸引力,体现为依托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运用科学而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生发出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心理认同与情感体认。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了,才能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着,进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因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着力解决制约思政课实效性的瓶颈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1、把握好三方面关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挑战。如:各种思潮交锋激荡,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政课引领力的有效发挥;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教学“脱节”现象,影响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弱化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经验和规律的系统总结和高度凝练,为不断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应把握好以下三方面关系,指导具体实践。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思政课育人的目的导向与过程趋向的辩证统一,在根本上影响着思政课育人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鲜明目的,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明确定位,规定了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着力方向和路径选择。与此同时,育人目标的实现是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同学段、不同专业、不同内容的思政课建设有其相应规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广度和深度各有差异,这就为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供了具体抓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2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