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政府:
按照市、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XX镇党委政府紧扣高质量发展主体,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严格工作落实,并取得成效。现就2023年“三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方面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及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情况。一是XX镇党委政府把乡村振兴作为中心任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学习濉溪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开展学习12次,召开专题会议4次,其中乡村振兴工作专题2次;“三农”工作会议2次;认真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和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次都进行流研讨和贯彻落实。
(二)部署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情况。XX镇党委主要领导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主要责任人,年初制定了《XX镇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责任制度。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水产小镇”、“纺织小镇”、“能源小镇”的目标任务,亲力亲为抓乡村振兴。一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积极谋划利用衔接资金400万元大陈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新建“三农”服务中心项目、270万元藕池村牛肉加工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庙前村塌陷水域治理水产项目和金鳜湖鳜鱼鮰鱼预制菜加工项目,目前这些产业项目正在推进中;投资1160万元的集体经济大楼项目基础设施即将完成;淮北煤矿自发自用风电项目预计预计2024年一季度完工;淮矿90MW水面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组件正在陆续下水;投资1亿元的宿煤新型建材项目环评审批已通过,正同步开展设计;投资3.5亿元的界沟矿安置房项目已开工,正在序时推进;S305道路建设征迁正有序进行;投资836.49万元的农村“四好路”道路建设完成5.91公里;2个省级及2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建成并通过验收;投资500万元的高标准大棚项目已建成使用,年收益约35万元;XX镇界沟矿涉及南湖南村大于、小于、戚家三个自然庄搬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已完成80%,部分群众已入住新居,预计2024年全面完成。二是贯彻推动。XX镇党委政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不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会,镇党委会会议、镇长办公会议等会议,安排部署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工作。XX镇乡村振兴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三)亲力亲为,乡村振兴走访调研。XX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县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调研,就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建设、乡村整理等开展实地调研,向村和群众了解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寻求解决的“良方”。镇主要领导全年下乡不低于200天,李广亮书记亲自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篇,镇长调研报告3篇,分管领导下乡调研撰写报告3篇,在调研中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及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2023年共解决和化解突出问题230余条,为XX镇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开展乡村振兴政策宣传。2023年,XX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各类政策宣传,如:举办乡村振兴业务类培训会10余场次,开展政策宣讲4场次,举办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5场次,经常性走村入户开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活动等活动,发放和张贴各类政策明白纸10万余份,同时利用微信、抖音、村级广播开展政策宣传。通过政策宣传,群众对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二是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XX镇依据各村实际,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群众常态化参与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同时,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清洁文明户”的创评作用,引导群众自觉做到“四净两规范”,实现个人“四勤两参与”。全年全镇共发动群众2万余户,参与人10万余次。XX镇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改变,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三是推进乡村振兴超市建设。2023年,XX镇21个村已建立乡村振兴超市21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每个乡村振兴超市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积分兑现制度。每个村全年平均兑现48次,全镇参与群众1748户,累计投入资金16.9349万元。
(五)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制度。
XX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制度。对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重大工作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把县委县政府、县农办交办的日常性工作开展进度进行汇报,全面领会贯彻指示批示精神。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至少每季度汇报1次;常态化工作不定期进行汇报。
二、严格耕地保护,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
1.耕地保护。XX镇实际耕地保有量高于下达的年度耕地保护任务控制数;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年度耕地面积高于下达控制数;年度没有因批准建设扎弄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变化;在土地卫片执法中,辖区内没有被自然资源部立案查处的和挂牌督办的案件,也没有被省自然厅立案查处和挂牌督办的案件;在各种督察中,没有因耕地违法、问题整改不力而被督察约谈的现象。
2.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粮食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本级党委的决定,具体部署并组织推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并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办公会议或者专题会议,多次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专题调研,及时研究粮食安全、发展改革等重大问题。二是粮食生产面积。2022年全镇播种面积35.5万亩,2023年全镇播种面积35.51万亩,本年度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度增加0.01万亩,增幅0.08%,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任务数6500亩,播种7775亩。三是粮食产量。2022年全镇粮食总产20.3万吨,2023年全镇粮食总产22.27万吨。本年度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1.97万吨。增幅9.8%。
(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畜牧业发展情况。一是能繁母猪存栏量。2023年直联直报平台生猪数据采集XX镇1至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均大于240头,我镇完成目标任务的300%。二是规模猪场(户)数量。根据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查询,我镇备案规模养殖场数34个,其中规模养猪场15个,备案任务数为1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7%。
2.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一是省级春防和秋防抽检,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70%及以上。二是开展非洲猪瘟监测排查并按时上报。三是辖区内符合要求畜禽规模场100%实施“先打后补”。XX镇2023年度共收到“先打后补”补贴申请26家,其中牧运通平台16家,纸质申请10家,规模场覆盖率100%。四是开展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或动物疫病净化场建设。XX镇农综站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区域化防控联合执法行动,确保非洲猪瘟无疫小区。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年,XX镇没有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2022年实施的村有国政村、藕池村两个村,实施治理面积为14081.55亩。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各村对已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按照《濉溪县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办法》要求,坚持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对本村的工程田、沟、路、桥涵等设施进行巡查、监管。村级建立巡查网格员清单,明确责任,不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并建立巡查台账;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到村、到点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督促村进行整改。全省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现场会5月份在XX镇庙前村成功召开。
三、乡村产业发展方面
(一)农产品加工业。
2022年XX镇通过“双招双引”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淮北昌淇纺织品有限公司1家,2022年1-12月现价工业总产值3135万元,2023年1-12月现价工业总产值3598万元,同比增速15%。
(二)乡村旅游业发展。
我镇2023年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目标任务为2376万元,经县农业农村局认定我镇2023年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目标任务为2419.2万元。经县农业农村局认定我镇2023年接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增幅13.5%,超额完成增幅5%以上的任务。
(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XX镇目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3家3个产品。XX镇注册了“XX香”系列富硒大米、小磨麻油,逐步形成了“XX甜”果蔬产品、“XX丰”粮食品牌。“XX香”大米2023年度获得“皖美农产”品牌。
(四)农业绿色发展
1.农膜回收利用情况。XX镇高度重视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年初制定《XX镇2023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废旧农膜回收实施方案》,设立农膜回收站(点)和农膜回收利用台账。全镇主要种植蔬菜、瓜果用膜面积为4274.31亩,其中地膜用量6.085吨,棚膜用量100.13吨。2023年,通过政策宣传走访,调查农膜利用回收情况,XX镇农膜回率达86%,高于考核83%的指标。
2.化肥使用量情况。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及标准。我镇制定了《2023年XX镇推进化肥减量化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部署会。参照《濉溪县化肥施用定额制指导意见》和《濉溪县主要粮食作物和果菜化肥用量参考定额限量指标》,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全镇发放农作物施肥定额限量指标宣传单1万份,真正做到家户喻晓。2023年化肥用量为9925.41吨(镇统计站数据,折纯后),化肥利用率比2022年9925.5吨降低了0.09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为97.4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广方面。XX镇推广新型肥料应用11.66万亩。XX镇种肥同播面积技术应用为0.5万亩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0.7万亩,推广缓释肥、水溶肥面积1.81万亩,综合新技术应用推广8.65万亩,推广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1.9%。在开展科学施肥宣传方面。XX镇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培训活动。2023年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训5场次,种养殖培训5场次,培训群众达200人次;发放明白纸2万余份,开展广播会21场次;建立示范户40户,辐射带动200余户;召开现场观摩会2场次。
3.农药使用量情况。一是农药使用量。我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用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积极实施“三大主粮”全程绿色防控措施,全镇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参考镇统计站提供相应支撑材料)。按照县局的《濉溪县2022年减药行动方案》要求,XX镇研究制定了《2023年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技术方案》,成立2023年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XX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召开专门部署会和推进会,任务指标分解到各村,责任进一步压实。2023年全年农药使用量129.31吨,比2022年129.32减少0.01吨,比2012-2014年均值167.7吨减少22.89%。二是完成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目标任务。按照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小麦、玉米“两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XX镇分别制定相应方案,并成立全程绿色防控行动工作小组,就全镇绿色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技术指导。镇农综站配合县农技中心技术专家召开培训会3场次,受训人员达100余人。全镇共设置绿色防控监测点2个,布设绿色防控设备11套。通过病虫监测、技术宣传、采用无人机绿色防控小麦病虫害、蔬果基地采用防虫网、黄板等形式。2023年,XX镇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为39.5万亩次,其中绿色防控面积为23.7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为60%以上。通过社会化服务、一喷多促项目的开展,全镇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0%以上。2023年4月份,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飞防”工作,完成19.7万余亩小麦统防统治(飞防)全覆盖的任务,并发动全镇广大群众积极进行补防,累计防控达近40万亩次,经过全面调查,全镇未发现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的典型症状,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取得了重大成功,统防统治率达100%。三是完成科学用药与农药监督管理目标任务。2023年,XX镇开展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11次,培训人数305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明白纸6000余份,实地指导20余次。2023年开展农资市场巡查2次,对全镇36个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巡查。四是开展农药网格管理人员开展指导服务。2023年XX镇下发了《XX镇关于切实做好农药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通知》,结合农业特派员入户指导科学用药。2023年共下乡指导服务12次,接受指导人次1000余人次。五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2023年XX镇制定了《XX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旧农膜回收与集中处置实施方案》。针对XX镇农药减量化问题,XX镇农综站制定了减药增效举措,进行广泛宣传,并深入到农资经营主体、农药使用经营主体进行督导、宣传。2023年共督导辖区内农资经营户36家,经营主体28家,并建立督查台账。
4.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一是明确和落实主体责任。XX镇为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分别在5月份、9月份制定关于印发《XX镇2023年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五发【2023】45号)和关于印发《XX镇2023年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五发【2023】74号)文件,成立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亲自任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各村书记任成员,并进一步明确责任。二是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XX镇202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达39.5万亩次,各类秸秆理论产生量约为14.57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13.92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量为1.07万吨,作为饲料用为1.18万吨,作为发电用为11.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5.48%,高于93%指标。三是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情况。XX镇2023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在中安在线媒体上发表宣传报道2篇;在濉溪县融媒体发表2篇,另,发放明白纸5000余份,广播会21场次。在禁烧期间,各村利用广播每天循环播放3次。四是负面影响情况。XX镇2023年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未发生审计、环保、信访重大问题事项且未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通报。
(五)渔业高质量发展。
XX镇采煤塌陷形成水域面积近万亩,目前,XX镇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户为26家,其中规模养殖户18家,养殖面积为6000余亩,水产量870万斤,产值1.1亿余元,产值比2022年0.84亿元增加30.95%。2022年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7家,改造面积为2947亩。改造后,XX镇积极探索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养殖模式,初步形成科学养殖、绿色养殖和精品高质高效养殖。淮北市金鳜湖水产养殖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安徽省2022年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等荣誉称号。淮北市金鳜湖水产养殖公司在今年9月份被中央新闻直播报道生产情况。濉溪县潜龙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国家评为“全国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其科技特派站被省备案表扬。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镇依法履行监管责任,把农资市场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保障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注册登记情况。2023年,XX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注册登记41家,达到目标任务。监管、执法人员使用农监宝小程序开展巡查检查和宣传102次,辖区生产主体积极在农安康小程序完善基地和产品信息。二是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三是XX镇加强宣传和教育。2023年4月份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普法宣讲1场次,受训人次52人,入村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彩页500余份;对辖区内农资经营店、兽药点、种植大户开展禁限(停)用农兽药、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巡查2次,发放开展禁限(停)用农兽药、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单100余份。通过此次宣讲,大部分经营主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全年完成蔬菜快检系统检测1200个样本,畜产品快检系统年检测700个样品,合格率均为100%,同时,并将检测数据及时上传安徽省农产品可追溯平台。辖区内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农全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乡村建设方面
(一)“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实施。
1.大力推进村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XX镇坚持“点线面一同整治、镇村户一体推进、全民一起参与”的思路,围绕“六清一拆”“四净两规范”,先后开展治脏、治乱为重点,推动村容村貌整体等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并通过市级“赛马”考核。同时加强督查,联合包村干部和村民委员共同负责全镇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一是推广清单制、积分制,全镇各村采用乡村振兴积分超市积分兑换评比,对庭院环境整治较好农户进行积分奖补奖励。目前全镇村部自建积分超市21个,与小卖铺共建17个,积分参与农户17484,发放积分36385分。二是旱厕改造工作。2023年度户厕改造总任务577户,已建成577户,经县验收合格577户,验收合格率100%,完成全年改厕任务。全镇农村户厕问题摸排12997户,对照验收标准边排边改,全镇户内改厕均能正常使用。三是美丽乡村建设。XX镇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土楼村徐集中心村项目、孟集村王家中心村项目,市级美丽乡村国政村刘大庄中心村、白寺村寺后戚家中心村工程总投资1070.6万元,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通过市级验收。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北湖南村大邵家中心村已完成招标,目前正在施工阶段。2023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白沙村祝楼坊中心村设计和工程量造价预算完成,于12月20日在全县各镇率先开标,目前正在施工阶段。
2023年我镇获得安徽省“美丽乡村.数字赋能”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建设优秀乡镇;庙前村获得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2.积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我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综合考虑群众反应强烈、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源追溯明确、区域代表性较好、治理基础等因素,对XX镇2个村的2个农村黑臭水体纳入治理范围,分别为界沟村澥河、XX村胡沟。2023年,我镇重点南湖南等村环境治理与污水治理,南湖南村共计治理13个自然庄,土地面积11687亩,治理率100%。常住人口户数860户,至2023年户改厕800户,改厕率达到93%。开展黑臭水体治理35余次,先后动用挖机20余台,人工300余次,共计清理垃圾8万余吨,修建小五园2千米,绿化面积60亩。环境治理与污水治理已完成并通过市、县验收,进一步改善我镇的村容村貌。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XX镇坚持镇、村二级对《中航保洁公司》运行监督机制,加大村庄保洁日常监管和检查,督促《中航环卫保洁公司》垃圾收运主体责任落实,协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保洁队伍标准规范等。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安全饮水。2023年,全镇107682人、27956户,已入户安装到户并正常供水26243户,安装率达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收费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现除孙町大田水厂供水的七村部分村庄有由于管网损毁严重暂不通水外,其余村全部通水正常、收费正常,投资1500万元的濉溪县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XX段11.3千米清水管网于2023年10月进场施工,涉及我镇白寺、南湖南、XX、王圩、石门五村,该工程于2024年5月完成并通水,同时已积极协调 县农饮中心、县供水公司利用我镇2023--2024年引调水工程及时修复孙町大田水厂供水不通的部分村庄和全镇原没有入户安装到位户供水问题,确保全镇人民喝上放心水,彻底解决我镇安全饮水问题。
2.农村道路建设。2023年农村四好道路建设总计5.908公里,总计投资836.48743万元。分两个标段实施,1、大陈村、南湖南村、土楼村、魏庙村,四村联网路2.196公里,投资136.22273万元,目前工程已交竣工验收等待审计;2、县乡道升级改造(五周路)3.712公里,投资700.2647万元,该工程2023年12月底完工并交工验收等待下步审计。两标段共使用衔接资金150.95万元,已拨付150.95万元,达百分之百。S305征地拆迁补偿总计1555万元,已到位200万元,已全部打卡发放完毕。
3.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益民商贸综合体项目位于XX镇新城区,综合体主体为三层建筑,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完成有效投资1000万元。益民商贸综合体一楼为超市,经营面积约2400平方,主要经营食品及散装食品,日用百货,生鲜农副产品销售。二楼1200平方,为家具家居销售,三楼1200平方,为家用电器销售。综合体主体南侧新建美食街约1200平方,新建快递综合服务网点约400平方。配套停车场2200平方。益民商贸综合体工程符合XX镇镇域经济,社会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是构建XX镇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工程以顺利完工,投入经营。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三农重点工作汇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15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