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体会

2022-10-13 09:03:52 38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感悟。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两个维护”是政治要求,也是工作标准。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一是认识和维护党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相互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三是继承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工作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了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开启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新时代。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共建共享,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共建全面小康,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各族群众在实现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一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要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3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