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我市出现历史罕见高温清热天气,农作物旱情严重,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以丰补歉”,现将晚秋生产及小春备耕情况汇报如下。
一、抢收抢种,抓好晚秋生产
一是抓好大春作物后期田管和收获。入秋以来,我市扎实开展秋收工作,及时为农户提供气象信息,协调收割机120余台,组织6个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抢收玉米、水稻、花生等粮油作物,并做好采收后的晾晒工作,防止粮食作物霉变。截至9月19日,全市已收获粮食作物77.3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5%,其中完成水稻收获93%,玉米收获97%,大豆收获32%。计划在9月25日前完成水稻收获,9月底前完成玉米收获,10月15日前完成大豆收获,确保大春粮食作物颗粒归仓。
二是顺应农时腾茬抢种秋粮秋菜。全市深挖晚秋扩种潜力,按照“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红苕,扩大秋大豆,多种秋季菜,发展秋杂粮,指导农户利用早熟大春作物空行、田边地角及果桑园努力扩大晚秋作物面积,计划全市晚秋粮经作物播种面积18.3万亩,其中秋洋芋1.6万亩、秋红苕0.5万亩、秋玉米0.3万亩、秋大豆0.9、其他秋杂粮5万亩、秋菜10万吨,努力“以丰补歉”。因近期雨水、温光资源丰富,晚秋作物长势良好,预计可实现秋粮产量1.3万吨、秋菜产量7万吨。
二、提前谋划,启动小春备耕
一是稳定小春生产面积。稳定小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冬春蔬菜产业。计划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3万亩,总产量2万吨,其中小麦1.3万亩,0.3万吨,豆类10.1万亩,产量1.3万吨,薯类1.6万亩,产量0.4万吨;油菜32万亩,产量5.6万吨;蔬菜稳定在11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8.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