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斗争中产生的伟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这种“品格”及“烙印”是通过具体的中国共产党人体现出来的。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习近平总书记称邓小平是从“近代以来伟大斗争中产生的伟人”。邓小平一生最为辉煌的篇章,是带领党和人民赢得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这使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载入史册。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来说,不亚于一场革命。邓小平称之为“第二次革命”。这场通过对原来社会主义“母版”不断进行渐进性改革而实现的革命飞跃,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其斗争极为曲折复杂,历时更为长久。纵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改革失败者不胜枚举。新时期以来中国改革的成功是世界历史上极为鲜见的范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要从过去的思路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改革走出一条新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这是一场不同以往的伟大斗争。如斗争的对象,已不简单是过去阵线分明的“阶级敌人”,更多的是党内外同志的思想斗争;又如斗争的手段,主要也不是对敌斗争及阶级斗争的方式,更多的是以处理人民内部的“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非对抗性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再如斗争的目的,也不简单是战胜某一个具体集团,而是促进全党全社会思想的统一和党的事业的发展。这种斗争特殊性,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处于革命及阶级斗争环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考验。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久经革命斗争考验的邓小平走到了历史前台,引领党和人民通过新的伟大斗争走上了一条新的民族复兴道路。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总结“坚持敢于斗争”这条党的百年成功经验时指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坚持敢于斗争贯穿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各方面。邓小平要求对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与“一切反社会主义的分子”的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要“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邓小平对新的伟大斗争的清醒认识及充分精神准备,是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遇事冷静、处变不惊甚至临危不乱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