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万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9-03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以“千万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并将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之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这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以千万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是这项伟大工程的时代意义。

千万工程经验深化乡村建设的认识

20多年来,千万工程顺应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深化,整治范围、内涵不断延伸,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成功走出了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注重建设理念的适配性,处理好乡村建设渐进性与飞跃性的关系。20多年来,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充分反映了千万工程是与发展阶段、发展实际高度契合、持续演进的动态过程。因此,乡村建设要注重建设理念的适配性,处理好渐进性与飞跃性的关系。一方面,要重视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渐进性发展,不能一味贪大求洋、超越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即便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的超地理特征打破常规,撬动未来乡村发展的支点。为此,要深刻洞察乡村建设的规律和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性重塑机遇,瞄准大数据蓝海,积极创造条件,以数字乡村引领乡村建设跨越式发展。

注重建设路径的差异性,把握好规律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区位条件不同,要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因村制宜、量力而行,避免乡村建设模式和路径一刀切。另一方面,结合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现状进行超前预判和规划布局,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以务实作风和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行的村庄差异化发展路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以“千万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10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