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迩一体文共四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符号《千字文》

2024-08-15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遐迩一体文共四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符号《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识字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由南北朝时期的周兴嗣所编写。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人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交给周兴嗣整理。周兴嗣冥思苦想,一夜白头,编成了蒙学经典《千字文》。

《千字文》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富有哲理、寓意深刻。明代王世贞称其绝妙文章。章太炎则评价此书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传诵,《千字文》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文明符号、各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以及各民族广泛认可的编号系统。

书法圣经传世,翰墨明珠璀璨

《千字文》缘起于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喜爱,是书法史上产生经典最多的文本。隋唐以降,后世书法家争相以此为主题临摹创作,留下了许多不同书风的《千字文》法帖。

最早痴迷《千字文》书法的,是隋朝的智勇和尚,作有《真草千字文》八百本。他的《真草千字文》既有二王笔法,又兼自身风貌,影响了楷书规则的建立。

到了唐代,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少名家都曾书写出《千字文》的名篇,如虞世南的《真草千字文》,曾被宋高宗赵构临习;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笔力刚健,擒纵得宜。此外,褚遂良的楷书《千字文》对宋徽宗瘦金体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后续唐代著名书家,更是接续创作出传世名篇。如怀素晚年所书《小草千字文》,被称为天下第一小草。再如号称草圣的张旭,留下宋人模刻的残碑《断千字文》。

及至宋代,《千字文》依旧是书法作品的重要题材。今天还可以看到,蔡襄的《临智勇真草千字文》、黄庭坚的行书《千字文》、米芾的小楷《千字文》、宋徽宗的中楷瘦金体《宋徽宗真书千字文》手卷、宋高宗赵构的《赵构真草千字文》等等名作。

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是继智勇和尚之后,写《千字文》最多的一位大家。他写的篆书《千字文》、真草《千字文》、草书《千字文》、行书《千字文》等法帖或端雅挺劲,或书法精熟,都是传世名作。

时至明清,《千字文》书法依然流行,传世名篇如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楷、草、隶、篆四体《千字文》,清代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席夔《隶书千字文》、张照楷书《千字文》等依然广受追捧。

一个文本,传承千年又受到历代先贤的深度关注,经典频出且得到各朝学子的临习摹画。《千字文》的灵魂,已经通过历代学子书家,摹刻到文明的核心,融入学统之中了。一卷卷《千字文》法帖中,我们可以看到历代才子对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也能通过缺笔、换字、帖黄、跳字等不同时期的避讳特色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千字文》法帖本身就是意蕴丰富、文明传承的小百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遐迩一体文共四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符号《千字文》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83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