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2024-08-05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政务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公共事业单位办公的重要渠道和工具。数字政务推广应用的初衷是为了便利广大干部群众、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打造集约高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政务APP的强制下载使用、微信群打卡签到也令基层干部应接不暇,键对键替代面对面,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能指尖便利沦为指尖负担。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长效机制,提高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相比传统的形式主义更具有隐匿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表面上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因数字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实际上是形式主义披上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外衣,根源还是官僚主义,实质上还是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上头搞形式主义,下面就会弄虚作假;上头是官僚主义,下面就会照搬照套。信息化时代,数字平台、数字软件的安装使用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升为群众服务的便利化。但有些政务平台、政务公众账号为建而建,跟风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并将软件使用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有的部门为了本单位开发的政务软件得到推广应用,盲目向基层下达安装使用指标,并明确要求干部群众的下载量必须完成一定的指标,如果激活人数不够还将面临被问责的风险;还有些考核只注重打卡留,以痕迹政绩,导致基层工作忙于指尖上运转,拍照、打卡、截图上报完成任务;有些部门之间管理职能交叉但还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打通使用,导致相同的数据需要重复填报,类似的情况令基层干部疲惫不堪。因此,让数字政务回归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初衷,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就迫切需要建立常态化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机制,筑牢思想堤坝、强化制度约束。

一是加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源头治理。形式主义问题出在下面,但是源头却在上面,上级官僚主义不除,形式主义就有机会以新的样态反弹复燃。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问责倒逼机制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责任,管住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源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619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