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7-2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依据生产力系统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发展阶段、所处环境以及现有条件,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并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方位认识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新技术、新产业、新要素、新组织构成的复杂系统,需要贯通历史与现实、融合理论与实践以及综合要素、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全面认识。

在历史和现实的贯通中把握载体。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循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观点,纵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前两次系统性新质化,通过社会主要劳动资料的迭代,分别推动人类社会从渔猎采集时代向农耕时代的演进,从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跃迁。当今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信息技术加速迭代,智能机器正逐渐替代功能机器成为社会主要劳动资料,以新知识、新技术为载体的新式工具,加快颠覆式、系统性的生产力变革,生产力的第三次系统性新质化已然到来,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迈向数字信息时代。正是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我们认识到生产力通过对生产关系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明确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能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质生产力理念,二者共同作用推动我国实现经济总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要求下,需要把握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理念,持续彰显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

从要素、结构和功能全面观照系统。生产力系统是生产力要素按一定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的功能整体,需要从要素、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层面加以理解。新质生产力系统是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等要素组成的生产力系统,在产业层面主要表现为新型要素优化组合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放眼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科技始终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当然,以系统思维认识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除了重视科技创新,还需要重视制度、环境、文化等的全方位优化,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等,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激发、支撑等功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380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