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法治公安建设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公安机关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法治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成效,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始终把法治公安建设作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深刻把握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坚定法治自觉上聚焦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力军,必须充分认识法治公安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
更高水平法治公安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公安机关一切执法工作的行动指南。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直接关系职责任务的依法履行和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把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的看家本领,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用“十一个坚持”指导审视公安工作,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更高水平法治公安建设是扎实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公安法治化水平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法治化水平越高,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成色就越足。要始终坚持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以执法能力建设为支撑,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和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为抓手,积极构建与“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公安建设,助推公安工作现代化行稳致远。
更高水平法治公安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执法实践中必须坚守的核心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公安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着更高要求,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一切执法工作的着力点,不断增强法治素养、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水平,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公安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深刻把握法治公安建设的使命担当,在厚植法治理念上聚焦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公安机关处于执法司法第一线,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必须厚植法治理念,真正让法治理念深植于心,确保执法公正外践于行。
抓牢理论武装。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公安机关既是法律的捍卫者,又是人民的守护者,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全警政治轮训的必修课、常修课,坚持理论性、突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持续推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各级公安机关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全面系统学习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起来,切实在真学真信中厚植法治信仰、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
抓好“关键少数”。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才能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以抓好公安局局长亲身办案为切入点,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既示范带动民警加强法律政策学习运用,也发挥领导干部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指导民警如何从政治和全局上看待和把握执法办案问题,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选拔一批法治素养高、执法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磨砺锻炼,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警蔚然成风。
抓实教育训练。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只有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权力,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树立权威。结合执法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通过定期组织“小快灵”式专题培训、抽调执法骨干送教上门培训、组织办案民警参加庭审等形式,不断增强执法办案民警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程序意识和法律意识。围绕实战需求,强化对民警法律知识抽考频次,开展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上讲台讲业务”活动,通过专题辅导、课堂交流、现场实操等形式,让“三尺讲台”成为提升民警法律业务技能的“加油站点”,不断提升民警执法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