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会师铸就民族团结佳话

2024-07-17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甘孜会师铸就民族团结佳话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县境内(今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胜利实现会师,随后携手北上和红一方面军会师,打破了蒋介石把6万多红军饿死、困死在康北高原的迷梦。在甘孜会师过程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严格遵照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铸就了民族团结佳话。

以严明军纪争取藏族同胞认可支持

甘孜会师的康北地区是藏族同胞聚居区,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反动宣传,广大藏族同胞对红军并不了解,反动派又千方百计地煽动和利用当地藏族武装围堵红军。因此,能否处理好民族问题就成为关系到会师成败、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所以,当红军最初进入甘孜时,藏族同胞出于疑惧大都躲到了深山。面对这种情况,红军总司令朱德当即宣布几项规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爱护藏民的一草一木;在藏民没有回家之前,不准进他们的屋;看管并喂养好藏民留在家中的牛羊。红军指战员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久,疑雾终于逐渐消除,藏族同胞也陆续从山上返回,甘孜重新热闹了起来。

藏族群众多信奉藏传佛教,寺庙在当地有着特殊地位,要想使藏族同胞真正从感情和心理上认同接受党和红军,就必须尊重其宗教信仰。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向甘孜进军过程中,进入的第一个藏族同胞聚居地是中甸,当时中甸城只有几百户藏民,红军一到,大都躲进山林。城外有一座寺院名叫归化寺,是当地真正的统治中心。贺龙、任弼时要求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保护寺庙,并以贺龙名义颁发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滇康分会布告》,说明红军是为扶助番民(编者注:旧中国时称藏族同胞为番民),解除番民痛苦,兴番灭蒋,为番民谋利益而来。同时,深入宣传红军的性质、纪律、政策。一万多红军来到这几百户人家的小县城,不杀、不抢、不抓夫,还和和气气。在此情况下,归化寺里的一位管事喇嘛夏那古瓦自愿当代表拜见红军,和红军首领谈判。

贺龙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还写了一封给归化寺活佛的信请夏那古瓦转交,信中写道:贵代表前来,不胜欣幸;红军尊重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对贵喇嘛寺所有僧侣的生命财产绝不加以侵犯,并负责保护;你们须即回寺,照安生业,并要所有民众,一概回家,切不要轻听谣言,自造恐慌;本军粮秣,请帮助操办,决照价付金钱;请即派代表前来接洽。贺龙的行动消除了喇嘛们的疑惧,归化寺活佛也邀请贺龙前往做客。1936年5月2日,贺龙到归化寺拜访活佛,受到全寺僧众的热烈欢迎,贺龙向活佛赠送了兴盛番族的锦幛。随后,归化寺令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向红军出售青稞,几天内,红军就筹集到了宝贵的10万余斤粮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甘孜会师铸就民族团结佳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329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