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赓续传承红色文化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铁道游击队是闻名全国的革命队伍,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鲁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铁道游击队挥戈百里铁道线,出没万顷微山湖,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创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术,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军,谱写了以弱胜强的光辉篇章,不但是抗日游击战争中的鲜明旗帜,更是永远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运用,深入挖潜红色资源、弘扬红色基因、丰富红色文化。进一步赓续传承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报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担当精神,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传承报国精神。铁道游击队由党发起并建立,始终以服从党的命令和报效国家为天职,被萧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铁道游击队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道德滋养,是枣庄最红的资源、最美的传奇、最亮的名片。
红色基因,血脉传承。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薛城区深入挖掘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因地制宜发展“红色+”产业,以“红色引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红色基因教育的新路径,在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建设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铁道游击队影视城、薛国文旅综合体,配合临山阁的改造提升,致力于将临山建设成为“四片区一体联动”的枣庄最强红色打卡地,提供政治智慧、斗争智慧,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活教材”“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干事创业热情,弘扬和传承报国精神。
传承奉献精神。从铁道游击队成立到番号撤销,先后有150多名游击队员英勇牺牲。他们用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气魄,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之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让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薛城区树牢“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理念,守初心、办实事,坚持工业经济和都市经济双轮驱动,城乡统筹一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更新加快、城市道路畅通、城市环境整洁、城市消费激活、城市品质提升,持续扮靓具有鲜明辨识度的高品质城市“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