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本身也需要内生动力。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蹚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必须有强劲动力作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即将作出部署,将会进一步激发推进改革攻坚的内生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突破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改革开放40多年来,解放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没有不间断的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从突破“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到突破姓“资”姓“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突破姓“公”姓“私”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把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尊重实践的态度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实践探索的成果。只有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提出和推进改革举措。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破除利益固化藩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畏首畏尾,不敢出招,怕得罪人,是难以落实措施、推动工作的。”面对改革“深水区”,掌握“过河”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敢不敢去“蹚水”往往更为关键。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领域逐渐从体制外的增量部分延伸到体制内的存量部分,改革的重点逐渐从产业链下游的商品市场延伸到产业链上游的要素市场,改革的特征逐渐从“做大蛋糕”延伸到“分好蛋糕”和“用好权力”,改革越发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既有利益格局,遇到掣肘和阻碍是必然的。必须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如果能够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就不会被局部利益、眼前利益所迷惑,更不会因为改革举措可能触及一些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畏惧、退缩。面对改革,只有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才能具备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