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2024-07-12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具体实践形式,在协商范围、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既彼此独立又互为补充。在我国基层社会,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统筹好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使二者既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能做到有效衔接、实现良性互动。

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有深刻的现实需要,也有充分的可行性。首先,二者对民主价值的追求是一致的。在我国,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都致力于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以取得共识,致力于在多样的社会群体和多元的价值诉求中寻求民主和团结。其次,二者的直接目的是契合的。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目的都在于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相关规定,人民政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与基层协商面向人民群众的要义高度契合。最后,二者优势互补、相互补充。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协商民主最主要的制度化组织形式,在长期工作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为基层协商提供理论支持和组织保障,也能将一些成熟的协商经验、做法与基层协商实践相结合,提高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各协商渠道自身优势,做好衔接配合的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要求,支持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实践中,不少地区通过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高。但是,要做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仍有一些难题需要破解。

一是基层协商缺乏组织保障。目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对于在乡镇(街道)设立政协组织并无明文规定,全国政协对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性质、职责及权限也未予以定位,人民政协目前只在县市级以上设立。这一定程度导致政协难以组织开展或参与基层协商活动,且一些本来在基层就可以直接化解的矛盾、解决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县级或以上的人民政协平台,致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效果可能不理想。二是协商重形式轻落实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当前,政协协商的刚性较为不足,议而不决的情况较为突出,而基层协商以解决问题和化解冲突为导向,涉及个人利益而直接参与的群众往往希望并要求协商议而有决,找到解决矛盾纠纷的可行方案。这一矛盾影响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衔接效果。三是基层地区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不足。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长期持续,需要地方党委政府持续稳定的推动,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着基层协商形式化”“工具化问题,影响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应当从制度、平台、程序、人员等多角度发力,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多方面有效对接联系起来,形成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治理优势,共同提升协商效能。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159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