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要从树立正确政绩观开始
抓落实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这一重要论述要求领导干部抓落实要从树立正确政绩观开始,真正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这个重大命题。
政绩观错位,抓落实就会出现偏差。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有的大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盲目蛮干、不按规律办事,有的竭泽而渔、急功近利、举债上项目,有的投机取巧、虚报浮夸、搞花架子等等,看似也是在抓落实,甚至干得热火朝天,但效果与党的要求、人民期待大相径庭,群众没有得到实惠或者得到的实惠不多,付出的代价却很大,甚至牺牲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其中折射的就是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到为自己树形象、谋升迁,甚至是谋取私利上了,而不是用来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抓落实从哪里出发、往何处落脚,这是根本问题。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来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涵养“权为民所赋”的权力观、“群众利益第一位”的利益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事业观,清醒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党员干部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要把权力、政绩和事业回归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只有这样,抓落实才是抓到了点子上,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