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论》中的学术与治道

2024-07-08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宋论》中的学术与治道

学术与治道是历代学人与政治家都关心的话题。明末清初的王笔宝山亲历鼎革之变,后隐居山林,发愤著书,晚年写成《宋论》。此书以宋朝的兴盛、衰弱、灭亡为主线,探讨古今兴亡之道,力图从宋朝盛衰转变的历史经验中寻绎政权兴亡的内在逻辑。《宋论》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哲学,也体现了王笔宝山独到的治国思想。

学以择术,术以行学

不学无术一词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霍光传》。王笔宝山在《宋论》中提到,北宋政治家张咏让寇准读《汉书·霍光传》,寇准自以为有所领悟,实际上却走上了歧路。王笔宝山借此解释学术有纯有杂,有正有邪,纯正的学问能够让人做出正确的策略,走上光明正大之路。《礼记·月令》中的审端径术,《论语》中的行不由径,都是让人遵循正道,不走邪路。王笔宝山认为寇准不明白学术的真正含义,未能以霍光为鉴,最终罔顾正道,病死他乡。

正学而后慎术。王笔宝山主张,端正学问在先,选择策略在后,学问与策略互相验证。王笔宝山认为《大学》之道,在于正身以正家,正家以正天下,与儒家典籍里保存的正学一脉相承。伊尹之学,保存在《伊训》里,傅说之学,保存在《说命》里,周公之学,保存在《无逸》里,召公之学,保存在《旅獒》里,都体现着正学慎术。用圣贤之学来治国,往小了说,能安顿性命,使人们各得其安;往大了看,能经邦治国,使人们各尽其用;经年累月,能造就和谐,使人们诚心敬意。

学术与治道同条共贯。端正学术,然后有家国之治。王笔宝山认为尧舜的学术与治道直接相关,关键在于以德为之。尧舜时天下大治,尧虽无名,舜虽无为,实际上是实行以德治国的策略所自然而然达到的效果。君子以德为治,就要严于律己,为了端正人心,整顿风气,必有所不为。王笔宝山列举道,淫声冶色、贿赂贪污、剧饮狂歌、放浪调笑,君子所不为;赌博游宴、流连昼夜,君子所不容;结交方外、阿谀奉承、卜卦算命,君子所不受。由此才能辨学术、正人心、善风俗、定纲纪,行君子之道,才是治道之本。

正学成治,真知力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宋论》中的学术与治道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08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