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方法,搞定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

2024-07-0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5大方法,搞定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对提高全面预算执行效果的意义

近年来,内部审计致力于树立体系监督、绩效导向、信息支撑的新理念,逐步实现审计由微观向宏观、事后向全程、合规向绩效、账本式向大数据拓展的转变,以风险防范为导向,对全面预算执行效果开展审计调研分析,充分发挥着内部审计的预防监督效能。

1.内部审计可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全面预算作为一个系统化管理工具,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明确工作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协调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预算编制具有科学性、准确性、适度性,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执行者往往会有先把蛋糕做大”“留足执行空间的思想,预算编制较为宽松,考核效果不尽如人意。内部审计以规范化、系统化的审计方法来参与全面预算管控,充分揭示问题,促进整改,能有效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内部审计可以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执行

不少企业在组织全面预算编制、下达预算指标时几上几下很是慎重,而实际执行时却虎头蛇尾,对执行过程不跟踪、无考核,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得不到维护,预算约束力降低。企业通过内部审计的诊断和监督,可帮助企业判断预算的规划,了解预算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执行,帮助企业达到控制和改善管理流程、资金流,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方法

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是一项客观的、动态的过程审计,在实施审计时,要重点把握一项根据、两个控制点、四个跟踪、两种手段、一个报告的审计方法。

1.抓住一项根据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要依靠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根据权责界面、工作流程实施管理。因此,在执行全面预算的审计过程中,首先应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审计。

开展预算制度的审计,应根据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主要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预算组织制度、预算报告制度、预算执行考评制度等,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无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各机构的工作职责是否清晰,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是否有章可循等。在审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比较注重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审查,并以此作为预算执行过程审计的重要参考根据。

2.把握两个控制点开展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要把握好审计的两个控制点,即:预算项目控制的审查和控制预算调整的审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5大方法,搞定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99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