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遗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交汇传播的重要廊道

2024-06-28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磨盘山遗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交汇传播的重要廊道

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遗址北有郎川河流过,郎川河发源于皖浙交界的天目山系,向西北注入南漪湖,然后经水阳江流入长江。因此,遗址可与长江水系、环太湖水系连通,正处于古代中国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重要地理节点上。

谱系完整:长江下游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

磨盘山遗址于20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1981、1985、2003和2008年进行了几次调查和复查,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201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2016和2023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640平方米,并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重大课题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历年来,根据对文献资料和普查资料的研读,以及实地调查,初步确认了南漪湖周边数处同性质但面积略小的遗址。现存遗址区域分为东西两块,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其中西侧区域面积约52000平方米,遗存年代以马家浜文化时期至春秋时期为主,也有少量宋代墓葬;东侧区域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存年代以商周时期为主。

按照时间由远及近顺序,磨盘山遗址分别含有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2005800年)、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5300年)、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钱山漾文化(距今约43003900年)、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距今约39002500年)的连续近4000年的文化堆积,并发现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土台墓地,发掘马家浜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的墓葬330座。出土可修复遗物4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瓷器、硬陶器、原始瓷器等,都可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比研究。

由上可见,磨盘山遗址延续时间长、谱系完整,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通过对该遗址的分期研究,可以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谱系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尤其是该遗址中处于中华文明探源关键时期的距今60005000年间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一时期正是良渚古国文明开始酝酿、形成、演变的关键时期。

融通东西:促进良渚文明诞生的重要廊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磨盘山遗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交汇传播的重要廊道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86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