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山大捷: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之战
1927年8月底,方志敏从江西吉安秘密回到弋阳九区湖塘村,召集家乡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决定“重起炉灶,再来干吧”!之后,方志敏先后领导弋阳九区暴动、横峰年关暴动和弋横起义,随后建立起赣东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和弋阳、横峰两县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以弋阳九区磨盘山为中心的弋横革命根据地。
“方胜峰会议”决定根据地存留
弋横起义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他们采取“四面围攻”及“以农制农”策略,不断蚕食分化赣东北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5月,国民党地方当局在铅山县河口镇成立了“广信七县军民联合剿匪委员会”,纠集国民党军第31军罗英团和弋阳“靖卫团”共1200人的兵力,分四路对弋横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此时,弋横革命根据地名义上有工农革命军一个连,实则是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及40余条枪,无法有效抵抗强敌的进攻。面对强大的敌人,方志敏等人决定暂避锋芒,率领根据地军民数千人退入磨盘山,坚持游击战。
磨盘山属怀玉山脉,位于弋阳、横峰、德兴三县交界处,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但方圆不到50里,国民党军天天围山搜山,当地反动力量也和国民党地方当局暗通款曲。在这样狭小的地带和复杂的斗争形势下,要与敌人周旋,显然十分困难。进入6月以后,根据地局势更加恶化。工农革命军第14团第1营营长兼连长邱金辉被国民党军俘虏后,受尽酷刑壮烈牺牲,革命队伍遭受重大损失。由于敌人长期围困,山上粮食消耗殆尽,军心民心出现了动摇。磨盘山区的武装斗争能否坚持下去,党组织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1928年6月25日,方志敏在弋阳与横峰交界的方胜峰主持召开了弋(阳)横(峰)两县县委联席会议(即“方胜峰会议”),着重讨论赣东北地区的革命出路问题。参加会议的有邵式平、黄道、方志纯、吴先民等根据地领导人,共青团江西省委特派员庞云飞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多数同志坚决批判了庞云飞提出的“埋枪逃跑”错误主张,也否决了硬拼的主张,确立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开展游击活动,巩固根据地”及“坚持有根据地的斗争,与革命群众共存亡”路线方针,统一部署了“避实就虚”开展武装斗争的具体对策。会议作出四项决定,其中之一是决定“军队交给邵式平同志指挥,坚决击破敌人最弱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