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史诗合一

2024-06-19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毛泽东诗词中的史诗合一

史诗,是文学术语,也是美学范畴。史诗作为美学范畴,强调作品反映历史题材和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特征,侧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作品所再现的真实历史。毛泽东诗词艺术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具有气势宏大的史诗底蕴,饱含格调崇高的史诗价值。

中国历史长河的艺术缩影。清代诗评家袁枚《随园诗话》有言: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毛泽东读书不辍,胸藏万卷,一生都在研读历史、评说历史、借鉴历史。他在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的风物演化中感触历史;在阅尽人间春色的昆仑面前拷问历史;在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文学经典中品味历史;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似水流年中解读历史;在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的正邪争斗中审视历史。有学者用掌上千秋史评价毛泽东诗词的历史意味,一语中的。

1964年春写的《贺新郎·读史》囊括以中国历史为主体的、跨度百万年计的人类社会发展轨迹,是毛泽东晚年诗词的压卷之作人猿相揖别,手笔奇特而幽默。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披沙拣金,一语道破历时久远的石器时代。几千年的铜器铁器时代,只用铜铁炉中翻火焰便使其意自明。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那些被当时统治阶级诬蔑为”“的农民起义领袖,才是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风流人物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用柳亚子的这句赞语来点评《贺新郎·读史》可谓恰如其分。

毛泽东通晓历史,纵观古今成败,历览先贤得失。《沁园春·雪》列举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来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七绝·屈原》对遭谗去职、愤然投江的屈原充满敬仰。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七绝·刘蕡》对胆识过人、敢于直谏的中唐俊伟刘蕡大加赞赏。贾生才调世无伦”“少年倜傥廊庙才,《七绝·贾谊》《七律·咏贾谊》既肯定他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的经国伟略,又对他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的迂腐至极而深感惋惜。毛泽东曾因百代都行秦政法而赋诗《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毛泽东思接千载,用春秋笔法把历史长河写得律动跳跃,灵动传神,体现了浪漫的历史思维和诗化的史学价值。

中国革命历程的壮丽画卷。1994年12月26日,贺敬之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开幕词《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史上的丰碑》中指出,毛泽东的诗词是从中国革命的曲折而豪迈的历史进程中升华、结晶出来的诗的瑰宝,具有宏大的历史气魄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同时又记录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革命情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史诗合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656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