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024-03-27 07:03:52 67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同志们: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推动。他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当前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党的二十大明确强调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地位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持续存在,三不腐机制的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依然任重道远。一体推进三不腐既是我国巩固发展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我国为全球反腐败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堪称古今中外反腐败治理的伟大创举。借此机会,我讲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内三不腐体制机制的特征

三不腐体制机制,就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简称。一体推进三不腐,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原创性理论,它深刻揭示了反腐败治理的基本规律,彰显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三不腐

体制机制将反腐败和监督纳入从严管党治党全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明确三不腐机制的内涵,是开展三不腐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规范从严治党的发展与延伸。不敢腐是基本前提,强调不敢腐是惩戒警示,侧重于高压震慑;不能腐是根本保障,强调制度规范,侧重于防范治理监督;不想腐是防线,强调素质觉悟,侧重于提高思想素养、提升自身免疫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体推进三不腐在逻辑本质上是一个层层递进、互为补充完善的系统,是腐败治理内外部因素协同配合的过程,体现了反腐败工作从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的逻辑演进。

(一)三不腐体制机制呈现静动结合的有机统一。三不腐是新时代党反腐败斗争的战略目标。从静态的层次划分来看:不敢腐是初级目标,主要侧重于针对腐败分子或者准备实施腐败行为的人员;不敢腐以高压惩治手段,对腐败分子或者想实施腐败行为的人员进行严厉震慑,使其及时收敛或者压制住腐败念头,从而实现对腐败活动的控制。不能腐是中级目标,主要通过织密制度笼子,广撒监督网,对想实施腐败行为者进行严密的监督制约,将公共权力放在制度和监督的阳光下运行,碾压腐败机会。不想腐是高级目标,主要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目标,提高党员干部的觉悟水平,使其发自内心不愿意实施腐败行为。从这个层面来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是逐步递进的关系。反腐败斗争既有中短期目标也有长期目标,既关注重点问题又强调根本遵循。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们相互联系贯通又有区别侧重,具备目标一致性。我们应全方位把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统一性。

(二)三不腐体制机制突出点面结合的对象特征。要实现一体推进三不腐,首先需明确对治理对象的认识。不敢腐打击的直接对象是少数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治理对象具有典型性,体现出点的特征。不能腐是以制度和监督来防范制约腐败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特征,是大多数人群。不想腐是用教育手段,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思想信念和行为动机上消除腐败可能,针对的是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群众。不敢腐主要是对少数腐败人员的严厉惩治,对其他人员实现以儆效尤的治理效果,使其不敢越雷池。不能腐以严密的制度和监督制约公权力的运用,压缩大多数党员干部从事腐败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针对权力运行者更是面向全体人员,在修身养德、提升党性修养的进程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三)三不腐体制机制着重反腐资源的高效整合。纵观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历程,初期的反腐败工作基本都是由指定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一般都是由纪委监察部门来独立承担反

腐败任务。即使是重拳出击,单拳的力度化是有限的,对腐败行为的惩治成效较为单薄。三不腐的反腐战略明确指出,反腐败不是纪检监察单个部门的事,诸多相关部门都应当发挥主体作用,同向发力,联合行动。不敢腐主要是依法追究相关违纪责任,这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任务,也是各级党委的岗位职责。不能腐要织密防腐反腐的制度之网,就需要调动相关主体部门协同参与,从立法、司法、监察、监督等环节,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性,自觉承担相应职责。不想腐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着力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也需要社会各部门、社会团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反腐倡廉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实践中,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三不腐的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在反腐实践中,必须做好反腐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反腐力量的最大效能。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内三不腐体制机制的理论渊源

三不腐的理论思想作为新时代党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应被提升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三不腐理论立足于反腐倡廉的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廉政观与我国反腐败实践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党长期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

(一)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根基,它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

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提出,源于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厚重的廉政文化思想,为一体推进三不腐提供了文化滋养。为政清廉、抵制贪腐是我国历代政权执政纲纪之一。古代廉政思想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民本思想。西周的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先秦诸子所著《尚书》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国的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经过历代传承与实践,民本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提出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论,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三不腐理论的文化根基,党所做的一切都要以人民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任何腐败活动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破坏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也是党决不能答应的。古代廉政思想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还有为政修德思想。我国历朝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注重修炼自身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是为政者的基本条件。在对官员的任用方面,把清廉勤政等作为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以俭养廉思想则是古代廉政思想中又一个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统治者都是崇尚节俭的,他们认为节俭从政利于维护国家安宁,骄奢淫逸往往招致衰败亡国。正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以俭养廉对国家治理有重要积极作用,对社会道德发展具有良

性引导效果。当然历史上也不乏表面节俭实际腐败的官员,这与当时的权力监督不力有关。传统的廉政思想构建了不想腐的生态结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078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