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戒尺”

2024-01-17 18:50:58 556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戒尺”

戒尺,古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惩罚用的木板。,是警戒、惩戒;,是尺度、标准。戒尺体现的是一种标准和底线,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戒尺就是要求,是法规制度、党章党纪、民心民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用戒尺这一形象的比喻告诫党员干部要严以律己、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有敬畏,才能行有所止;手握戒尺,才能行有所虑。手握戒尺,就是要手握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做到克己奉公。戒尺就是一个客观标准,必须严格执行,没有犹豫和软弱的余地。作为党员干部,内心要始终装着一把党性的尺子,衡量人生得失,把握行为尺度,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筑牢行稳致远的从政压舱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戒尺”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897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