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修养”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党员干部的立德、立身、立言、立业需要在科学系统的修养中推进。加强全体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需求,也是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养”的重要论述,涉及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精神修养、学术修养等多个方面,为党员干部在统筹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的时代背景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一文中指出,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是党员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我心性和行为的过程。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新时代的党性修养要求全体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增强党章意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治理能力。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全体党员要在“反求诸己”中涵养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历史力量,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增强道德力量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要求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守公德要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修养党的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严私德要求党员干部践行好工作时间外的个人道德修养,实现私人生活的从严、从实。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不断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要引导广大人民注重修养品德、保持良知、增强爱心,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