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如何发展金融事业

2023-12-30 07:03:52 99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中央苏区如何发展金融事业

1931年11月,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新生红色政权为打破困局,采取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的方针,在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独立自主的财政金融体系。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应运而生,为中央苏区打破封锁、壮大发展解决了天大问题

成立国家银行,创建金融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便着手筹建国家银行,以解决金融市场混乱、商品流通不畅等制约苏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问题。在经过充分调研和准备后,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村正式成立,毛泽民任行长,这是新生红色政权下第一个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不仅承担起了统一货币、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职能,还肩负着税收征缴、财政收支的特殊使命。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创立,打破了过去主要由外商银行、钱庄银号、官僚资本银行等金融势力组成的旧式金融体系。随着反围剿战争和各项建设的发展,苏区金融组织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总舵,江西分行和福建分行为主干,瑞金直属中心支行和各苏区县支行为骨干,信用合作社为基点的新金融格局,为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全面开展各项金融活动奠定了基础。发行国家货币,建立货币制度。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初期,苏区各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杂乱无章。1932年7月,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纸质苏维埃国币,并集中开展了收缴劣币、禁用杂币、打击假币,由新币替代旧币,苏区金融市场焕然一新。

为了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临时中央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探索。一是建立银元本位制。规定苏区货币以银元为本位,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银币券,一元纸币换一块现洋,并要求银行做到随兑随换,有效地保证了国币的流动性。二是建立物资本位制。为化解国币贬值风险,苏区政府支持国家银行把打土豪和战斗中缴获的食盐、布匹、煤油等日用品运回苏区,公开销售,规定只收国币不收现洋,做到无国币不交易,通过战利品的物资本位,大大提高了国币的使用率。三是建立准备金制度。1932年5月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暂行章程》规定,发行纸币现金准备金不能少于30%。截至1932年底,国家银行总行及福建分行的现金准备金余额达389480元,占纸币发行量的59.35%,充分保障了国币的信誉。四是建立现金管理制度。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现金出口登记条例》,对地主、豪绅及资本家私运现金出口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规定,以法令形式限制银元外流,并以边界武装哨所代行红色海关职能,杜绝银元等硬通货流出苏区,防范伪币、外币流入苏区套现,极大纾解了苏区现金压力。这些方针举措确保了苏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促进了国币的扩张性流通,为稳定红色金融秩序、保障物畅其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央苏区如何发展金融事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485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