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深化理论修养、矢志实践担当,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3-12-16 07:03:52 887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深化理论修养、矢志实践担当,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依据主题教育的部署与安排,今日我谨以“深化理论修养、矢志实践担当,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题,与诸位分享我的思考与感悟。

一、深化理论修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深入推进主题教育

深刻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中央启动全党主题教育的核心考量所在。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凝聚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精华,而且浸透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精神风貌、追求价值与作风养成,融汇了丰厚的真理光芒、实践智慧和人格魅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奔向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毫不懈怠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铸就党性,确保全党保持思想统一、意志坚决、行动一致、战斗力旺盛,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无惧任何风浪。

1.务必深学笃信、内化于心。政治坚定和党性坚强都离不开理论层面的清晰和坚定。理论学习须以“信”为本,“学”为先,“悟”为关键。“信”为本,便是坚守理想信仰,做到了解先行,信念跟进,行动相随。年轻的党员干部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历史,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始终在学习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学”为先,便是要不惜投入精力与时间,沉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自我、职责、工作融入其中,细致感悟,反复琢磨,深刻领悟党的重大理论成果,系统掌握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对党创新理论的认同,坚决摒弃肤浅学习的态度,确保理论学习深入人心。“悟”为关键,便是要洞察现象之下的本质,运用所学知识武装思想,在思考、决策、执行时保持敏锐、明晰、迅捷。不断的学习深化对党光辉历程的感悟,牢记党的丰功伟绩,执着于“两个大局”,明确“国之重大”,并利用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来分析形势、把握大势,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克服困难,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时代重任。

2.志实践担当,持续积淀,为功不懈。理论学习无法依靠捷径,必须致力于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党的创新理论并非孤立、零散、片面的观点,而是主题鲜明、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年轻的党员干部在学习理论时须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其中,全面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层含义与核心要义,深刻感悟其背后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责任感、为民质朴情怀和务实理念作风,以此来指导和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前,我们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点,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历史积累问题与新出现问题叠加,问题无法回避,也不能逃避。年轻干部须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明确原因、针对性施策,将学习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真正能力,实现“以学促行、知行合一”的境界。

3.贯彻学以致用、学用融通的原则。学习理论的目标旨在其应用,是为了更好地迈向未来。要将学习成果显现在实际才干的提升上,严格遵循“严谨周密、实事求是、迅速行动”的原则展开工作。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对于所在职责涵盖的业务内容需做到“清晰的基本框架、了解详实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实践锻炼,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挑战,通过处理重大、紧急、困难事项接受“多元化磨砺”,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泰然处之。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始终保持警惕,对大事和重点事情始终保持紧张态势,主动应对,随时准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要将学习成果体现在为民服务上,以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否、赞同与否、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基础标准,始终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要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结合展开“对接帮扶部门报到”等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开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手、从最实际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扰事、群众的难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深化理论修养、矢志实践担当,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08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