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县充分发挥D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五大振兴”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五个一”举措为抓手,聚焦政治领航、队伍建设、兴村富民、治理增效和机制保障等五方面重点任务,推动基层D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现按会议要求汇报工作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一号工程”强统领。始终把加强基层D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来抓,出台《X县D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切实提升县乡村三级D组织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理论学习凝心铸魂。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依托县委D校、“红雁学院”、县乡D委理论学习中心组、X干部学院APP等主阵地,组织D员干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实境课堂、网络学堂等多种形式,开展进村居、进农户、进田间、进企业、进合作社等“五进”宣讲活动,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提力强筋壮骨。深入实施“六化”达标创优工程,制定“堡垒指数”评价体系,大力实施D支部“强基提质”行动和“支部+”创建工程,建立县乡领导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X个,农村领域创成示范支部X个,评出达标支部X个、达标率超X%。扎实开展“建村部、强支部、促振兴”行动,围绕“六个规范化”要求,加快D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近三年累计新建和改扩建D群服务中心X个,“有事您来办、没事您来玩”的理念深入人心。扛实责任领航定向。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干部考核中,更加鲜明地落实县乡村D组织书记抓D建促乡村振兴责任。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牵引性强”原则,组织实施县乡D组织乡村振兴“书记项目”,每年年初立项、年中调度、年底述比。近X年,累计实施乡村振兴“书记项目”X个。
二是“一支队伍”激活力。坚持把选优育强“群雁”队伍作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中之重,突出专职专业专项,持续提升村干部和D员引领振兴的能力水平。推动“头雁领航”。落实村书记“县乡共管”制度,从严执行村书记双重管理六条规定,推行“专职五级”模式,实现村D组织书记进入有专项制度、履职有专业能力、待遇有专属保障。执行专职五级X档待遇体系,缴纳“五险一金”,五级书记基本达到乡科级正职水平,四级书记基本达到乡科级副职水平。强化鼓励激励,近年来,先后有X名优秀村(社区)书记进事业编制,X名进乡镇领导班子,有X名村(社区)D组织书记入选省“百名示范”村书记、X名入选“千名领先”村书记,有X名村(社区)D组织书记获省市县“两优一先”表彰,让村书记工作更有盼头,干事更有激情。推动“群雁齐飞”。深入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按照当后备支书来培养、当振兴人才来使用、当创业青年来扶持等“新三当”理念,每村动态保持新村干X名,同时加大培养转任力度,X名新村干有X人由挂职转任职,其中X人走上了村书记岗位。实行“双百计划”,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X名村干部报名参加,持续建强振兴“生力军”。从县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X名精干力量到村任“第一书记”,定期组织观摩交流、座谈研讨,运用帮扶单位和派出单位资源支持乡村发展。推动“雁阵高飞”。建立健全“D委抓支部、支部管D员、D员带群众”机制,提高发展D员和组织生活质量,推广D员联户等做法,提升D组织的向心力。深化D员教育“X先锋绽放工程”,探索“D员教育+”促乡村振兴学用转化实践案例,激发D员队伍整体活力。开展无职D员点亮行动,围绕富民增收、矛盾调处、风尚引领、志愿服务等设岗定责,点亮D员身份,树好D员形象。
三是“一大擂台”赛发展。坚持以赛促干,围绕“四比四赛”创设“头雁竞飞村村竞赛”支书振兴擂台,推动村书记赛起来、干起来、强起来。两级联动搭擂台。围绕“两倍增一清零”目标,县乡联动组织支书“振兴擂台”观摩比武活动,单月由乡镇(街道)组织村(社区)D组织书记开展“擂台”对决,择优向上推荐;双月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局开展县级支书“振兴擂台”;每季度举办“头雁竞飞”论坛,并进行观摩评比,评选一批“季度之星”,一批“强村项目”,全面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三条赛道比真功。坚持科学分类竞赛,根据全县X个涉农村(社区)不同发展水平、体量规模、产业特点等因素,设置集体经济X万元以上、X万元、X万元以下等三条赛道,让质态、体量相同村能够赛出成效,相互借鉴,提升竞赛科学性。四个维度过实招。紧盯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围绕比D建、赛战斗堡垒谁更强,比发展、赛振兴项目谁更优,比服务、赛群众满意谁更高,比治理、赛乡风文明谁更好等四个维度,设置竞赛内容,鼓励激励全县村(社区)D组织书记在推动乡村振兴上谋思路、建机制、创载体。
四是“一批载体”促善治。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和谐善治、群众满意、乡风文明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坚持做优乡村治理载体。深化D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建立健全“一委两站五岗”组织架构,大力创新“社区说事日”“居民积分制”、邻里“红乐家”“四会一约”“广场评议会”等治理模式,X镇X社区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X街道X农村社区治理案例获评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深入开展“五提五强”活动,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农村基层D组织组织力提升十条意见》,推行开放式ZTD日,创新开展D员干部联系宗教场所“三员”活动,提升农村D组织组织力。构建“小村红网格”,推动“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实现基层D建网和社会治理网“双网融合”。设立“小村监事会”,围绕事前参与决策、事中参与监督、事后参与评议,架起干群“连心桥”。规范“小村微权力”,制定村干部X项“微权力”标准配置和“负面言行清单20条”,厘清“微权力”边界。坚持做优联系服务载体。深入推行有情必知、有疑必解、有事必帮“三有三必”群众工作法,常态开展“小村说事日”活动,推动镇村两级干部常态走访联系群众,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集中走访活动,建立“三个一”推进机制,制定走访“负面清单”,实现了走访全覆盖。坚持做优风尚引领载体。持续开展“听D话、感D恩、跟D走”、惠农政策宣传、文化惠民等活动,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X+X+X”文明实践矩阵和“X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鲜花送好人”活动,上半年,已培育“X好人”X人、“X好人”X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X余场,覆盖群众X余万人,完成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近千场。积极推动人情新风“宿X条”,常态开展美德农民、美满家庭、五美庭院等评比活动,树牢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