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工业增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优调研汇报材料

2023-11-08 07:23:52 77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做大工业增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优调研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热忱欢迎您们到我县调研指导工作。现将县做大工业增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情况汇报如下:

一、做大工业增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凝心聚力、乘势突破,奋力推动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发展主题,并决定从今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9000万元以上的撬动资金支持园区扩张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并将产业发展资金和9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向园区企业倾斜,同时优先扶持本土企业扩张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连续9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全县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主要措施。一是抓产业,科学规划明晰定位。编制县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中国工装基地和西部生态食品城。二是抓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倍增。积极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小巨人企业计划,项目上帮、资金上扶、政策上引、权益上护,积极促进重点企业实现倍增。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与西南财大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三是抓园区,突出特色做实载体。按照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要求,整合重建项目并大力吸引社会资金10亿余元,加快一园多区基础设施配套,两江纺织服装集中区和芦溪食品加工集中区为载体的新型特色专业园区基本形成。四是抓项目,开放合作招大引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投资34.39亿元。总投资3亿元的佳联印染工业园;总投资9亿元的太极制药生产基地;总投资2亿元的上海梅林4万吨罐头生产线、总投资1亿元的恒昌制衣工业园等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建设,每年可新增产值超过10亿元。今年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达10亿元,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五是抓保障,优化环境主动服务。围绕县交通次枢纽建设,着力改善发展硬环境,着力建设宜商宜居城市。定期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二)取得的成效。一是工业总量不断壮大。2022年,全县9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7.19亿元,增长49.7%;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增长27.7%;利润总额9.7亿元,增长28%;新增亿元企业9户,亿元企业总户数达到37户。(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31.4亿元,入库税金3841万元;食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37.2亿元,入库税金2290.9万元;机械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4.6亿元,入库税金969.6万元;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9.4亿元,入库税金8330.9万元。)今年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2.9亿元,增长19.93%,实现增加值16.16亿元,增长18.8%。二是技改投资明显加快。2022年以来,全县24个投资19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3.1亿元,增长30%,完成市工作目标的108.3%19个项目成功申报省、市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项目资金,争取到上级技改技创补助资金999万,争取项目资金为历年之最。新增省级技术中心1个。全县已建成省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7个。固锐实业两项重大创新技术通过省经信委验收、雅化公司乳化炸药生产线通过省国防科工委验收、神龙粮油成为全省首批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示范企业。今年1-9月,已完成技改投资8.49亿元,增长20.99%。三是企业培育效果明显。2022年申报入规新建企业4户,均获批准进入规模企业,今年1月获批2户进入规模企业行列,总户数达到106户。同时,注重工业企业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培育,全县有固锐、台沃、双泰3个省级著名商标,剑门牌PWA泥浆泵、神龙梓香牌菜籽油、启明星燎原牌焦磷酸二氢二钠3个省级名牌产品。四是民营经济实力增强。2022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92.98亿元,增长1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6%。其中: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33.37亿元,增长28.6%。今年1-9月,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0.67亿元,增长19.4%,实现民营工业增值7.73亿元,增长29.2%。五是承载能力提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以四个工业园区为构架,以两江工业集中区和芦溪工业集中区为内涵的一园多区框架基本成形。在总规划近26平方公里的两江工业集中区内已建成超过1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在总规划近20平方公里的芦溪工业集中区内已建成超过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核心区重点建成了园区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并按建设产业新城的发展模式,规划了商业地产,实现了老百姓的集中安置和全员社保,今年19月园区实现产值43.7亿元,增长19%,入园规模企业总数达到87家,工业在园区的集中度达到80%以上,以两江、芦溪为载体的新兴产业新城的构架已基本形成。

二、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做大工业增量的主要因素

(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总量不大。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支柱产业和企业集群尚未形成,工业经济总量不大,缺乏一批带动性强的骨干企业,尚没有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二是结构不优。总体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产品结构不优,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产业项目和拳头产品非常少,新兴产业匮乏。三是效益不高。2022年入库税金1.6亿元,解决就业2.2万人。除水力发电、印染行业外,其他行业赢利能力较低,对社会贡献有限。四是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受项目资金紧、拆迁难度大、园区配套弱等因素影响,项目推进存在签约项目落地难、落地项目推进缓慢、竣工项目难达产现象,直接影响工业发展增量。五是园区发展缓慢。起点不高、投入不足、土地综合利用率低和入园企业户数、规模、效益均相对落后,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尚未显现。

(二)制约工业发展因素。一是园区亟待调区。县规划园区面积49.64平方公里(两江工业集中区29.99平方公里,芦溪工业集中区19.69平方公里),列入省规划园区面积仅县工业园区4.83平方公里,尚有40.81平方公里的园区规划没有得到省上的认可。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项目推进。黄家坝园区道路、芦溪工业集中区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芦溪工业集中区中台沃科技、神龙粮油因地下水侵蚀导致项目推进缓慢。三是拆迁难制约项目落地。居民拆迁难、拆迁成本高、安置难成为项目落地的瓶颈。太极天诚、和首纺织、华泰尔、锦峰纺织等项目因居民拆迁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四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制约企业发展。县内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物少导致企业融资难。日产酒精67吨的翰通生物能源建成后,因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三度生产、三度停产。五是要素保障影响工业发展。工业天然气严重不足,太极天诚、鸿凯双泰技改扩能项目因天然气不足影响生产;我县系地方电网,枯水期、极端天气条件下,全县企业正常生产用电均受到影响。特别是土地指标紧张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县新引进项目落地,很多洽谈项目也因土地问题影响签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做大工业增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优调研汇报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009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