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D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是推动非公企业D建落到实处的良方。谋求长远发展的民营企业家都有强烈的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在动力。因此,民营企业D建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不仅有助于发挥D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把D的领导落到实处,而且能得到民营企业家的内在认同。两者良性互动,相互融合,企业文化建设既获得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企业D建也有了重要抓手,对于形成企业文化与D的建设相得益彰、协同推进的双赢格局大有裨益。
一、推动非公企业D建工作存在的短板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D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但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非公企业D建工作依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确保非公企业D建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让D的领导贯通在企业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仍然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1.非公企业主对D建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非公企业主大都把追求经营利润、创造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部分企业主对组建D组织工作认识不足,心态比较复杂,有的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导致这些企业的D建工作难以顺利有效实施。有的认为D建工作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消耗员工精力,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有的认为D组织作用的发挥,会削弱自身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会对企业经营生产形成干扰或不良影响。
2.非公企业D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非公企业主拥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在企业中拥有对人、财、物的支配权以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和执行权,而D组织是从外部嵌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制度安排。一个是内生的以企业主为核心的企业治理结构,另一个是外部嵌入的以D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D组织体系。如果D建工作能够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助力企业成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那么企业主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非公企业D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融合点,导致两者结合不紧密、融合不通畅,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无法实现“一盘棋”工作格局。
3.非公企业D建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日常化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有力抓手。非公企业D建工作存在D务工作力量薄弱、工作方法单一、支持力度不够、时间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D支部书记身兼数职,日常工作繁忙,企业竞争压力大,抓D建工作被动接受任务多,主动积极作为少;不少非公企业主不是D员身份,更缺乏建立D组织的自觉和动机;一线D员职工,存在“雇佣心理”,关注日常业务多,关注自身收入多,对D建工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有的甚至对自己的D员身份讳莫如深。加之企业日常开展的D建工作,内容较为枯燥,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形成共鸣。
二、云账户技术(xx)有限公司推动“D建+企业文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实践
云账户技术(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账户”)2016年8月在xx高新区成立。成立几年来,迅速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云账户的成功不仅缘于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商业机会捕捉能力,而且还得益于其鲜明而独特的红色D建引领下的红色企业文化建设。云账户把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激发“红色动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领航、强企、聚力、励志、赋能等功能,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D建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1.强化顶层战略设计,将红色文化作为企业D建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纽带和桥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D带领人民在中国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文化,为中国共产D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一直是中国共产D十分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云账户在企业D建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注入红色基因,培育红色精神,实现了企业D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共荣互促、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