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交流材料

2023-10-30 11:51:20 448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交流材料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应聚焦现实的人的发展,关注主体的需要并不断满足主体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彰显出其独特而重要的价值。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在准确把握主体需要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守正创新。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的新特征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带来的新变化新特征。

第一,把握主体需要的满足性和引领性相统一。一方面,主体需要具有满足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就是需求的实现过程,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在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中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法治、环境、教育等各方面需求的过程。另一方面,主体需要具有引领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止于满足当下既定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身就是对积极生活状态的一种的引领。当前,从人们的消费和需求特征来看,人们并不满足于满足型的刚性消费,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性、长远性、发展性的投资和消费。人们不仅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还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主体当下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也要对主体积极进行目标引领和建构,使人们在感受物质方面获得感的同时,也充分体会精神方面的充实和愉悦感。

第二,把握主体需要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相统一。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美好生活不是一部分人的向往追求,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进入新时代,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普惠性等,让小康社会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都有获得感、成就感的社会。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全社会有效供给不足,增长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力资源水平偏低,能源资源约束凸显等,使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和不懈追求,既从整体上研究把握需求变化对人们思想形成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也要关照到当前阶段人们在思想实际、精神需求和利益诉求上体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988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