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

2023-10-18 07:03:52 55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舆论场上,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叫“低级红”“高级黑”。

所谓“低级红”,是指有意无意把地党的政策简单化、庸俗化,用看似夸张甚至极端的态度来表达“政治正确”。“高级黑”则或明褒实贬、或指桑骂槐、或指东打西,以精心策划但又不易察觉的方式进行攻击抹黑。

如果说“高级黑”是居心叵测,是用心险恶;“低级红”则可能大多是“无心之失”“低能之错”。

“低级红”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被人炒作利用,发展到“高级黑”。当然,无论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都会损害党的事业、影响党的形象。

“低级红”“高级黑”在重大事件、敏感节点时经常冒头,混淆视听、误导公众,又因其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迷惑性,值得高度警惕。

综合近年来的新闻报道,我们梳理发现“低级红”“高级黑”一般有以下六种形式:

一是夸大其词、无脑吹捧的“浮夸风”。有的地方宣传报道有时思维僵化、文风浮夸,还在按“传统模版”编“宣传事迹”,“煞有介事”但不合时宜地闹出笑话。

如有媒体报道“副市长吃上了自己掏钱买的月饼”,把本属正常不过的事情进行刻意报道,意在吹捧领导廉洁奉公,结果引发负面联想。

还有的地方为突出敬业奉献、勤勉工作,把“女同志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头”“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等当作典型案例,不顾互联网语境下网民心态的变化,大喊口号、惹人反感,结果“红”变成“黑”、夸变成贬,从正面走向负面。

某法院的网宣文章引发热议二是用力过猛、任意拔高的“脸谱化”。有的地方为了突出典型、树立标杆,不惜过度美化、任意拔高,不仅无法打动群众,还引发网民的反感。

如某地一名警察为参加比武大赛,放弃了与新婚妻子的结婚拜堂礼。媒体报道时颂扬其为模范警员,并配以婚礼上新娘独自一人拜堂成亲的照片。结果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正面宣传效果,反而被网民视作反人性、反常理。

类似用力过猛的场景营造、人物设计案例,还包括“夫妻新婚之夜抄党章”“干部大白天点马灯学党史”“91岁老奶奶在轮椅上坐了3年,伴随一首熟悉红歌竟站起来跳起了舞蹈”等报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63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