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2023-09-22 07:03:52 666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思政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要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上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价值遵循、描绘了实践图景。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高歌猛进,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模式与组织形式。作为引领价值导向、输出主流思想、塑造行为规范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议题。

一、数字思政的生成机理

在数字化潮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共通、共进的演变中,数字思政应运而生。数字思政是将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机器学习和相关算法为核心,对在线思政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自动化决策。

1.政策指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凝心聚力、统一共识的职责使命,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势必要遵循教育数字化的行动战略,从根本上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与关系、系统及外部环境关系进行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首先,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次,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精选数字化内容供给,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源头活水,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的时代新人。再次,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表达是核心,因事关教育成效及改革成败,须紧跟育人环境变迁,创新育人形式。

2.技术赋能:数字技术催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摆脱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念契合、目标一致。数字技术创设的世界不是科技领域鼓吹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全真的全新数字世界,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育人内容具象化,以生动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图像、音视频等直观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偏好、需求等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借助算法开展动态评估,关注个体差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数字技术将推动互联互动的数字思政教育场域的形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开放式、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动态建构与交互成为可能。

3.需求策动: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群体特征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性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理念培育功能,然而育人场景单调、重复,缺乏个性化、精准化育人指向,育人形式、手段新意不足,难以满足平视一代的教育需求。95后”“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对数字技术变革引发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持拥抱态度。数字思政是网络思政的延展升级,集开放网络、海量数据、智能技术于一体,三者互为驱动、良性循环,既能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又能提炼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在数字化浪潮的助推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方的供需平衡,持续推动思政内容与实践的优化迭代。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025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