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材料

2023-09-21 07:03:52 556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评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与美好生活这一社会主要任务密切相关,两者在相互影响、相互构建中向前演进。高校辅导员对美好生活的认识、体验以及评价,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关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切入点,可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价值方向和精神动力。

一、满足高校辅导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心理需要的现实意义

1.获得感指引成长目标。高校辅导员的获得感是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一种不断发展的正向心理感受,是一种满足、幸福、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高校辅导员的获得感是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由每一份获得而引起的满足感,满足高校辅导员的获得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动力之一。通过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获得感,可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和育人质量。高校辅导员在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职业目标,规划调整职业生涯,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能够增强自身的获得感。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计回报、不吝付出,旨在做好青年的引路人。同时,他们在工作中可以实现双线晋升,不断增强其获得感,提升其职业自信心,进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幸福感构建人文关怀。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来源于自身工作中的角色满足和认同,是其内在悦纳的一种心理感受。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表现在追求师生关系的融洽感、工作目标的实现感、家长的认同感和社会的信任感等方面。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直接关系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成效,在幸福感的激励下,高校辅导员可以保持不竭的工作动力以及平和的工作心态,促进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对于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安全感彰显育人氛围。高校辅导员的安全感是高校辅导员在从事意识形态教育及学生管理等过程中的一种能动感受,是一种对稳定及安全的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心理渴求。安全感是爱、尊重等其他心理需求的基础。只有在拥有足够多安全感的基础上,人们才能与他人建立充满信任且和谐的人际关系。外界提供的和谐氛围可以满足高校辅导员内心的安全感,群体间友好、共情、相互支撑,能够使他们在困惑时得到充分的理解与支持。高校辅导员队伍要形成团队协作的育人氛围,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大思政工作体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018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