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23-09-15 11:50:46 56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关于某县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5850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人才振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X向来以农业为主,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许多的特色农业,X作为X当地的特色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的月柿生产栽培技术日趋成熟、生态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柿业观光旅游发展较好较快,随着大规模的生产以及随之衍生出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伴随着的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人才缺失问题较为严重,乡村各类人才匮乏,农村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妇女化的现象,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撑面临挑战。因此,对于人才回流的阻碍进行研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乡村问题的本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人才短缺现象的措施,增加农村吸引力,发挥农村的内在优势,吸引各类人才回流乡村。

一、X县的总况

(一)X县的发展状况

X县隶属于X市,地处X的东北部,X的东南部。X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由于气候与地域适应,盛产水果、谷物等农作物,曾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月柿之乡”等多个荣誉称号。X县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镇、X个乡,X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X亿元,在X市各区县生产总值中排名靠后。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X万,城镇户籍人口X万人,城镇化率为X%。

XXX县的生产总值除了X年外,整体上是呈现上升的趋势。XX县生产总值X亿元,仅占X市生产总值的X%,这可以看出X县的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发展有待提升。XX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上涨X%,X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X%,两者增长率较快,但X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达到X市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X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X市的平均水平,且在各个区县中处于较后的位置,仍需不断地发展经济,鼓励不同类型的人才“回乡打工、回村打工”,推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X县人口结构分析

1.全县人口总数。X县自X年来人口不断流失,据X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全县常住人口为X人,与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X人相比,十年共减少X人,下降X%,年平均增长率为-X%,流失人口有所减缓。

2.城镇、乡村人口构成分析。城镇居住人口占县常住人口中X%;居住在农村人口占X%,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增长X个百分点,乡村人口有所减少。

3.受高等教育人口构成分析。据统计,在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X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X%,大部分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这说明应该加强对人才的教育,使其拥有一技之长或高学历,致力于自身发展以及家乡发展。

4.年龄构成分析。与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XX岁人口的比重增长X个百分点,XX岁人口的比重下降X个百分点,X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长X个百分点,其中X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长X个百分点。可见,青壮年回到家乡就业较少,人才明显不足,劳动力老龄化较为严重。面对当前人才的流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召回人才,发展当地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X县人才回流存在的困境

乡村人才,是指在乡村乡镇中生活,具有优势技能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户籍人口。现阶段乡村人才主要包含拥有某种技能、经验丰富的农民工及返乡就业的农村户籍大学生两大类。乡村人才是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一)人才“留不住”

1.收入较低,无法维持生计。自古以来,X县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而薪酬是吸引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存在着规模小、收益低的问题,无法吸引大量青壮年人才的加入,发展前景欠佳;且青壮年身负重担,需要养育的人口较多,仅凭种植业难以维持生活。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具备较好体力和能力的青壮年人才为获得更高的收入,享受更现代的便利生活,也让自己孩子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纷纷选择流入深圳和广州等城市。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某县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8963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