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
根据这次民主生活会主题,会前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等相关内容。在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时,围绕当前组织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发言。同时,深入包保的部门单位进一步征求了意见。下面,我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以下发言。
一、认识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组织部门作为负责落实抓党建促脱贫的职能部门,在为市委当好参谋助手的同时,更要强化政治担当,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建强基层党组织、壮大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要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核心带头作用。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把好“用人关”,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谋划脱贫有思路的干部担任乡镇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挥优秀年轻干部、“狮子型”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敢闯敢干的精神。注重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激励领导干部发挥“钉钉子”的精神。要严管厚爱驻村干部,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磨炼意志、增长本领、尽快成熟。二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与群众接触最为密切的优势,发挥“神经末梢”的感知作用,实现精准识别。把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党员培养成为“造血干细胞”,担任起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让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头雁”优势,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吸引在外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三要积极发挥人才的辅助配合作用。一方面,加大对人才的引进,扩大人才总量。大力引入农业科技、金融、旅游开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服务群众能力和履职本领,确保脱贫攻坚人才梯队不断档,让“充充电”成为常态。要为人才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进一步吸引本土人才回流,不断壮大脱贫攻坚人才队伍。
二、问题清单
(一)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够到位,精准扶贫意识不够强方面。一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用力不均衡。2018年我就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走访调研,对贫困村特别是未摘帽的贫困村关注较多、投放精力较大,在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建设上投入力度较大,对非贫困村关注较少。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措施不多。目前全市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依靠土地发包和固定资产租赁,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还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级各项事业发展。三是研究指导脱贫攻坚不深入。我作为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在谋划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思路上深入思考不够,从组织层面谋划落实发展产业项目力度不大。
(二)在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不够到位,统筹指导脱贫攻坚不够精准方面。一是驻村干部党委作用发挥不明显。作为驻村干部党委书记,在指导各乡镇街道驻村干部党支部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上做还不够到位,抓党建促脱贫的效果还不是很显著。二是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目前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年龄比较老化,50岁以上的91人,占48%;学历较低,大专以下学历的有79人,占42%。村级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素质不高,个别村书记出现空缺时,没有合适人选接任,目前我市还有个别村书记由乡镇干部下派兼任。三是发展党员工作统筹指导不够。2016—2017年有6个村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虽然在2018年划拨指标发展了党员,但也产生了一定不良影响,说明我在发展党员工作把关上还有疏漏。
(三)在落实中央有关监督检查整改主体责任不够有力,有的问题整改不到位方面。一是对驻村干部统筹监管做得还不够。个别驻村干部还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扶贫业务不熟,驻村时间坚持不好,特别是有的省市垂直管理部门帮扶成效不明显等现象,虽然通过督查对个别驻村干部和派出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但在驻村干部监督管理上还失之于宽。二是对教育、卫生、民政、住建等相关行业部门履行扶贫职责督促检查的不够。对这些部门的领导干部,在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上监督还不到位,督查考核中脱贫攻坚所占的比例还不大,考评工作“指挥棒”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对垂直管理部门的包村干部存在的问题缺少硬性的有效措施。由于隶属关系等因素,在监督管理省、四平市部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上力度不够,针对他们在工作纪律、工作实效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像约束本市驻村干部那样严肃有力。
三、原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