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强化城市街道治理作用的实践

2023-08-31 07:03:52 887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强化城市街道治理作用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街道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枢纽。*市把建强街道治理枢纽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基层治理到底到边。各街道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实施网格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集成改革、保险赋能等强化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推动城市街道从行政末梢治理枢纽转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走进*市*区*街道、*街道和*区*路街道、小市街道开展实地调研,挖掘总结基层的做法经验。

一、以网格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曾经的边郊农牧场,如何一别过去的散乱无章,逐渐发展成为祥和文明的宜居新城?*年来,*市*区*街道用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网格化办法,书写了基层治理的*答卷。其网格化党建做法被中组部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在全国推广,并入选中宣部等部委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创新网格化机制。街道在辖区内构建一张社会管理网,把*个社区划分为*个综合网格、*个专属网格,将街道内*个单位都纳入其中。坚持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一个个单位走访服务,一个个单位征求意见,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把驻街单位、全体居民与街道社区紧紧聚拢在一起。在实行网格化治理后,街道城市管理工作逐步由原来全市第*名跃升至第*名。

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最根本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基层治理一贯到底、有力有序。探索建立*+*+N组织架构:*是街道党工委;*是在街道党工委下设*个基层党组织,分别为七部一局一中心党支部、社区党委(总支)、综合党委(统筹负责街道辖区内两新组织、微小单位、流动党员等党建工作);N就是七部一局一中心党支部下设若干个业务工作的党小组。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辖区内各个角落,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基本面。

凝聚共驻共建合力。发动街道辖区内单位成立*一家亲协会,每年评选表彰*最美的人。出资单位冠名,做公益开心;党员群众获奖,受表彰也开心。整编组建万家欢等*支志愿服务队,有*多名居民志愿者活跃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成为流动的治理站”“服务站。开展星级物业评比,实行交叉兼职。近年来,*街道所有小区物业、业委会、业主、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小区服务好了,矛盾少了,居民满意了。

二、以吹哨报到破解治理难题

街道处在基层治理第一线,有不少群众的诉求单凭街道自身力量是办不了的。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是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做法。*区小市街道地处*、*、*三区交界地带,毗邻火车站、汽车站,是传统老工业区、城郊接合部,基层治理面临诸多复杂矛盾、跨区事项。对此,小市街道以吹哨为切口,充分运用吹哨报到机制和优势,把群众急难愁盼的诉求当哨声,以为令,相关部门闻而动、现场办公,合力破解一批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一是分类精准吹哨。立足街道治理重难点,梳理涵盖城市建设、综合执法、民生保障等领域群众反映集中、难以解决的事项清单,按照一般工作哨”“攻坚克难哨分类推进解决。累计发起吹哨*次,较好解决了*KTV噪声扰民等问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强化城市街道治理作用的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8470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