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东风建设新南阳
朱是西
(2023年7月21日)
[%]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东汉大家张衡以一篇《南都赋》赞颂了家乡南阳地理位置之独特、自然山河之壮美、历史人文之悠远。
南阳古称“宛”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这里北汝洛、南襟荆襄西出武关、东连江淮物华天宝、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玉润花香。八百里伏牛绵延东西千万年淯水缓缓流淌共同孕育和融汇着南阳的灿烂历史让这座拥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绽放万千风华。
南阳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中原人类的鼻祖“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一眼史前三千年”的黄山遗址上榜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阳区位优势独特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夏豫州地商周时期被称南乡是通往南方的重要门户。春秋时楚置宛邑战国时曾是全国最大的冶铁中心。公元前272年秦设南阳郡后原属六国的一些贵族、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有力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汉是南阳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成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及至东汉光武帝刘秀由此起兵创立东汉王朝故有“南都”“帝乡”之称与京都洛阳并列当时全国两大都市。唐宋时期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元明清时期南阳是茶马古道“万里茶路”的水路和陆路交汇处及重要中转站南北马、总集百货。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无数文人曾游历南阳留下诸多唱和吟咏佳作。诗仙李白5次到访南阳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游南阳清泠泉》等10余首诗篇感慨“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白居易《咏史》写道“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霖”;还有韩愈的《过南阳》、孟浩然的《南阳北阻雪》、唐伯虎的《三顾草庐图》等无不称赞南阳之钟灵毓秀、底蕴深厚。